《中国信通院: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白皮书(2022年)(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白皮书(2022年)(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白皮书白皮书(2022年)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云网产业推进方阵云网产业推进方阵 2022 年年 7 月月 前前 言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底座,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良好数字生态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 30%,全国累计上云企业数量已超 330 万家。云网协同不断升级,作为多云混合的关键能力正迈向深度应用的新阶段,成为企业用云关键保障和重要支撑,上云企业对云网质量及用户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基于用户对上云网络的需求,满足云内、云间、接入云网络稳定、弹性、灵
2、活、高速的互联互通,加快提升用户云上业务的部署及访问速度,优化用户体验,保障云网质量,促进云网产业协同发展,自 2021 年起,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撑下,云网产业推进方阵发起云网质量保障计划,对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对云网络开展专项测试和研究。本白皮书总结了基于用户体验开展云网质量评测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相关体验与网络评测研究现状,分析梳理了云网体验指标体系涵盖的典型上云业务及关键体验和网络性能指标,重点阐述了 2021 年云网质量保障计划专项评测的相关情况,包括:评测场景、评测方案、评价模型、评测工具、评测结果观察、评测数据分析对比及不足原因剖析,最后结合本次评测给出合理化政策建议,指出
3、定期开展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保障计划专项评测的重要性。本白皮书旨在为推进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评测在国内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也欢迎各方专家一起加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参与编写单位参与编写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主要撰稿人主要撰稿人 马飞、苏越、赵伟博、陈锐豪、陈晓旭 目录 一、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概述.1(一)目的与意义.1(二)国内外云网质量评测发展现状.2(三)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保障计划.3 二、2021 年云网质量保障计划专项评测.4(一)第一期云网质量保障计划专项评测场景.4(二)评测方案.5(三)评价模型.8(四)评测工具.10 三、评测结果观察.11(一)云网体验指数区域
4、得分及排名.11(二)云网体验指数城市得分及排名.12(三)云网体验指数业务得分及排名.13(四)云网体验指数上云场景得分及排名.17 四、评测数据分析.20(一)整体情况概述.20(二)不足及原因剖析.21 五、未来云网质量保障计划评测展望.25(一)整体规划.25(二)2022 年评测工作开展思路.26 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白皮书 云网产业推进方针 1 一、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概述(一)目的与意义(一)目的与意义 2021 年,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
5、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企业上云、用云需求快速增长,推动了云网络架构变革。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服务的发展和创新,以通信为核心的传统网络架构向着以计算和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架构转变,带动了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云计算技术与服务的成熟促进网络服务的演进。基于用户对上云网络的需求,满足云内、云间、接入云网络稳定、弹性、灵活、高速的互联互通,开展对云网络的测试和研究有助于加快提升用户云上业务的部署及访问速度,优化用户体验,保障云网质量,促进云网产业协同发展。传统的云计算服务指标如数据持久性、数据可迁移性、故障恢复能
6、力等,是从专业运维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反映云服务商对使用其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关心的指标和条款进行的承诺或说明。一方面,这类指标的变化不能直观的反应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之上的具体应用和业务的体验变化,无法代表企事业单位中使用具体应用的业务人员的实际感受;另一方面,这类指标仅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相关,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白皮书 云网产业推进方针 2 无法面向云网协同反映出网络对业务的影响。而且,传统对网络质量的评测主要由电信运营商从自身网络维护优化的需求出发,以对网络关键性能指标(KPI)的测量为主。但用户体验是涉及到云侧、网络侧和终端侧综合作用的结果,仅针对网络侧的指标测量无法反映云网协同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