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十三: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国产边际提速迎来穿越周期的成长新机遇-2020060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十三: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国产边际提速迎来穿越周期的成长新机遇-20200601[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1 / 3535 Table_Page 行业专题研究|半导体 2020 年 6 月 1 日 证券研究报告 半导体半导体国产替代十国产替代十三三 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国产边际提速,迎来穿越周期的成长新机遇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国产边际提速,迎来穿越周期的成长新机遇 分析师:分析师: 许兴军 分析师:分析师: 王亮 SAC 执证号:S0260514050002 SAC 执证号:S0260519060001 SFC CE.no: BFS478 021-60750532 021-60750632 请注意,许兴军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
2、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依然较低,成长空间巨大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依然较低,成长空间巨大。根据 BCG 咨询机构预测和统计,2018 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 设计厂商利用本土代工和封测厂商销售的半导体份额全球占比约为 3%,但是下游中国大陆企业销售终端全球 占比约为 23%,因此 2018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自给率约为 14%,如果允许大陆地区外资代工和封测的话,自给 率指标提升至 33%,距离 70%自给率的目标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半导体行业中国半导体行业 2019 年受益政策、 资金、 需求边际改善, 全年成长迅速。年受益政策、 资金、 需求边际改
3、善, 全年成长迅速。 国内半导体行业经过 2019 年的政策、 资金扶持以及华为事件后积极寻求国产替代厂商,2019 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从收入方面来 看,半导体板块 2019 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27%,半导体板块企业国产替代已经步入“开花结果”阶段。但从 海关进出口数据来看,2019 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金额 305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2.1%,出口金额 1015.8 亿美 元,同比增长 20%,国内稳步推进国产替代但进口依然占据过大比例。 虽然本土半导体现状略显不足, 但对行业未来预期保持高度乐观。虽然本土半导体现状略显不足, 但对行业未来预期保持高度乐观。BCG 咨
4、询机构预计中国大陆半导体自给率在 2025 年将达到 25-40%, 如果考虑使用大陆地区外资圆代工厂和封测厂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将会提升至 50-60%, 因此成长依然是中国半导体主旋律,本土产业规模均有 2-3 倍的成长,年复合增速高达 10-17%。我们认为中我们认为中 国半导体行业未来依旧充满光明,国半导体行业未来依旧充满光明,对于第一个指标而言,薄弱环节主要在上游的制造、设备和材料环节,SMIC 先进节点、长存和长鑫技术突破迅速,美对华为二次制裁后,国产设备和材料在下游产线验证进度呈现边际加 速趋势。对于第二个指标而言,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国内部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其细分领域初步具备全球竞争
5、 实力, 该现象其实证实的是国内高校近二十年培养效果逐渐在实业领域开花结果, 人才培养细水长流源远流长, 契合集成电路行业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本质特点。 国产半导体行业加速实现上游核芯、设备、材料突破,维持半导体产业为中长期投资主线观点不变。国产半导体行业加速实现上游核芯、设备、材料突破,维持半导体产业为中长期投资主线观点不变。我们认为 半导体产业链投资可以把握两条主线:一是关注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带来的相关领域芯片投资机会。产业链相关 标的包括:卓胜微、澜起科技、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圣邦股份、汇顶科技、斯达半导、闻泰科技、华润微。 二是关注国产替代背景下,国内上游环节龙头的投资机会,包括
6、: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电科技、华天科技、 通富威电、晶方科技、中环股份、沪硅产业、安集科技、南大光电等。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疫情导致下游需求不达预期;中美贸易加剧摩擦风险;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 险;大陆建厂进度慢于预期风险;产能过剩风险;专利风险等。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半导体行业:ADI:2020Q2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3 月份看到中国需求强劲回暖 2020-05-22 服务器芯片研究系列二:AMD:疫情下业绩表现符合前期指引,服务器市场增长动力仍然维持 2020-05-08 半导体观察系列三十三:高通:披露 Q2FY20 业绩,预判全年手机量下滑 10%,5G 手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