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家:疫情之下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家:疫情之下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48页].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遇 见 未 来携 手 并 进 主讲:蒋东 疫情之下 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 疫情之下 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 疫情当下,市场和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01. 02. 03. 企业如何应对“黑天鹅”,实现自救计划? 解除疫情后的2020年,企业和个人的方向在哪? 目录目录 pOsNpPqMnQqOnPrQpQzQrO9PcM6MoMmMoMrRfQnNtQiNnNrQaQqQwOvPrMqQwMoOqM 01 疫情当下,市场和企业 发生了哪些变化? 1.1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研究院 图1:疫情历时8个月,经济整体仍呈现上升趋势图2:2003年国内经济正处于短周期的上升期
2、 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单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从Q1的11.1%降 到9.1%,但随着疫情危机解除,第三季度经济开始平稳上升,Q3、Q4实际GDP同比增长都为10.0%。 2001-2005年实际GDP同比分别增长8.3%、9.1%、10.0%、10.1%、11.4%;这些经济数据表明入世之初的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轮上升周期中。如今再回头看,2003年非典疫情对经济影响其实是有限的。 1.1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研究院 图 3 : 2 0 0 3 年 Q 1 鲜 菜 类 C P I 上 升 拉 动 食 品 C P I图4:
3、2003年疫情期间医疗保健CPI增速明显提高 2003年非典疫情主要影响非食品CPI中的医疗保健项目,食品CPI波动主要是自然原因。 非食品CPI中医疗保健项目与疫情显著相关,医疗服务、西药、中药等均有所上涨。 2003年食品价格波动主要因为2002年寒冬导致菜价上涨和下半年的猪周期。 图5:2003年 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GDP(不变价)同比增速变化(%) 2003年非典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巨大:第三产业是受到冲击的重灾区,第二产业所受影响也较大,农 业相对平稳,涨幅下降了约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4% 交通运输、仓 储和邮政业 -3.6%-3.6% 住宿和餐 饮业 金融业 -
4、2.2% 其他服务业 +1.6% 房地产业 +2.0% 批发和零售业 -2.0% 工业 -1.7% 建筑业 -1.1%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尽管部分行业遭受重创,但恢复速度也非常快,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工业等行业在疫情结束后就恢复到相对合理的 水平;而金融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等行业在Q4甚至下一年才完全恢复。 1.1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 1.1 2003非典 VS 2019新冠 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和各行业的影响仅能作为回顾和反思 不适合作为2019年新冠肺炎的对比参照项 疫情爆发于春节前后,致死率 低,全国范围内感染人数更多, 后续发展尚未明朗。 此次疫情在
5、全国范围影响更大 2003年中国享受入世红利、正 处于经济上升期; 如今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且中美 贸易摩擦仍存在反复的可能。 当前经济增长环境与03年不同 产业结构改变,第三产业占比 增加 过去十年互联网和电商产业蓬勃 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 于生产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互联网和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政府此次采取了更为有力、 严格的管控措施,例如延长 假期、人工隔离、交通管制 等,这些措施优于非典时期。 政府严格管控,措施有力且到位 当前宏观杠杆率偏高,远高于 2003年;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M2和 社会融资增速下降,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或受阻。 政策刺激空间发生改变 第一产业 占比
6、第二产业 占比 第三产业 占比 20033%58%39% 20194%37%59% 1.2 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层面 总体上说,此次新冠肺炎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超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 2020年一月CPI同比上涨5.4%,其中城市上涨 5.1%,农村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20.6%。 这次疫情加剧了去年价格上涨的趋势。物价后 期走势还要看疫情后期发展的程度。 物价上涨,谨防通胀螺旋。 疫情短期内推动CPI上涨和PPI回落,长期 对价格影响有限 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具有一次性; 普遍预测第一季度GDP增速下降幅度约为1-2 个百分点;剩余三个季度将根据疫情结束的时 间逐步回升; 2020年全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