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安逸:2022境外上市微报告:重新发现新加坡交易所(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途安逸:2022境外上市微报告:重新发现新加坡交易所(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境外上市微报告重新发现新加坡交易所2022年07月内容概要新交所“走红”并非一时运气,这背后首先有国际政经博弈环境的改变作为长期推动力。企业选择一处资本市场作为上市地,即是选择资本市场背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及投资营商环境。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上市目的地,就是优选。在日趋复杂国际政经博弈环境下,国内国际政策稳定性与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成为重要考虑因素。这正是新加坡的优势。新交所并非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在打好“国际化”这张王牌上,新加坡发挥到极致,也生逢其时,抓住了国际政经大博弈时代的机遇。使得当企业出走美股时,新交所往往成为首先蹦入脑海的选择之一。2005年,SGX的战略理念从“为国民经济服务
2、”转变为成为“亚洲门户”“为世界经济服务”。数据统计,新交所来自新加坡以外的上市企业比例超过40%,这一比例超过其他所有国际一流证券交易所。目前,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数量上,新交所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和美国。新交所规定“在包含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在内的任何22个发达的司法管辖地区交易所主板第一上市的公司,在新交所第二上市时将不必遵守额外的持续上市责任”,且“如不进行融资,只需提交最简化的申请文件”。将新交所与港股、美股等全球主要市场上市、再融资条件比较可以看出,新交所在法律规定明确,上市所需时间较短;政策平衡开放灵活;高效的第二上市框架;语言相通等方面优势明显。目 录二、新交所主板、凯利板
3、上市,第二上市规程比较一、新交所“走红”背后:国际政经博弈指引上市地选择三、中国企业“上新”方式及主要关注问题四、报告说明新交所“走红”背后:国际政经博弈指引上市地选择过去数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目的地选择,目光更多投向美国和中国香港。2022年5月,蔚来赴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带动新交所“出圈”走红,备受关注。新交所“走红”并非一时运气,这背后首先有国际政经博弈环境的改变作为长期推动力。美股、港股两大传统境外上市目的地市场环境走低,让新加坡股市受到瞩目。事实上,全球境外上市地的竞争格局变化从未停滞,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上市目的地,就是优选。20世纪50年代,海外上市目的地很大意义上只是欧洲的特有现象
4、。当时主要的上市企业来自美国和南美。当时的主流上市地点是伦敦、布鲁塞尔、巴黎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50年代:美企也要走出去20世纪80年代,东京成为海外上市的主导目的地。但伴随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短暂趋势并未延续。21世纪初,加拿大和印度成为海外上市企业的主要来源国。美国和卢森堡成为主导上市目的地。21世纪初:赴美成热潮近年来,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上市。全球将目光移向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受全球关注,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重要金融中心。近年:亚洲市场受全球瞩目3资料来源:Sarkissian S,Schill M.Cross li
5、sting wavesR.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Germany,2010.日趋复杂国际政经博弈环境下,政治政策稳定性与平衡开放的国际化环境意义更为突显在美上市遇阻2021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外国公司问责法实施细则。要言之,未满足细则核查要求的公司股票将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进入退市程序。截至2022年5月15日,已有100只中概股被列入根据细则规定的“初步识别名单”,另有40只中概股转入2021财年度“确定识别名单”。分析预测将纳入前述名单的中概股仍将持续扩容。面对美股政策持续施压,提前重新布局境外上市地成为中概股必须回答的命题。赴港
6、上市遇冷与此同时,2022年以来,港股市场交易与投资呈现疲软状态。2022年Q1,港交所仅有15宗新股上市,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超50%,融资规模下降近九成。此外,国际政经博弈局势变化让作为中国门户的香港股市同样承压,或将面对诸多显性或隐性负面影响。新交所“走红”背后:国际政经博弈指引上市地选择新加坡交易所(英文: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缩写:SGX 简称:新交所),成立于1973年5月,是一家会员制公司。新加坡的政治和经济基础稳定,商业和监管环境亲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主要的证券市场。目前SGX有两个交易板,主板和凯利板(Cat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