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度:度势克艰—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危与机(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度:度势克艰—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危与机(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31 度势克艰 | 疫情之下, 各行各业的危与机 2020.02 人性洞察 增长灵感 1 前言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断升级, 防控形势愈发 严峻, 中国整个国家与市场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 此次 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波及各行各业, 对人民生活影响 巨大, 为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更添不确定性。 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未来的走势将会怎样? 各行业如 何应对疫情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如何调整企业经营与管 理战略 企业急需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咨询团队在疫情期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依托多年 行业深耕与专业洞察, 推出 度势克艰疫情之下, 各行
2、各业的危与机 报告, 高度概括各行业市场面临的挑战与 机遇, 深度探究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中各行业的潜在走势, 助力企业应对不确定性, 在变中求稳、 危中寻机。 第一章 疫情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 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疫情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第四章 消费者调查结果 1 2PB 第一章 疫情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回顾2019年, 中国经济全年GDP增速为6.1%, 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4%、 6.2%、 6.0% 、 6.0%, 呈现缓慢下滑态势。 2020年恰是中国实 现GDP总量较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重要年份, 而 新冠疫情的爆发已经对第一季度经济造成影响, 实现2020全年宏观
3、经济目标也受到一定挑战。 此次疫情可能的四种经济情境: 经济影响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提高, 第三产业受影响最大 从产业上来说, 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 第三产业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2019年对GDP贡献高达 54%。 高传染性的新冠疫情大幅度减少人们外出消费, 交 通运输, 旅游, 餐饮, 零售和娱乐行业首当其冲。 预计第一 季度第三产业的增速将显著放缓。 疫情对于第二产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由于疫情防控需 要, 各地采取延迟复工、 交通管制等措施, 导致劳动人口流 动和物流运输迟滞, 各制造生产企业短期内可能将面临 用工难, 原材料运输难的问题, 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 疫
4、情对于第一产业的影响相对有限, 且第一产业在GDP 占仅为7%, 不过也不排除中国的部分农产品出口短期内 也有受到冲击的可能。 回顾宏观经济的历史数据, 从2003非典到2009甲流, 只 要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短 期的。 疫情过后, 大量压抑和滞后的消费和投资会得到释 放, 经济从而逐渐复苏。 我们相信, 新冠疫情虽然对中国的短期经济走势有影响, 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态势。 “基准情境” 可能性 50% 疫情会在第一季度末受到控制, 经济增 长在第一季度放缓; 但随着疫情结束, 经济有望快速回升。 全年实际GDP增速 为5.4% “乐观情境” 可能性 25%
5、 疫情在2月底被有效控制,全年实际 GDP增速为5.7% “悲观情境” 可能性 20% 疫情持续至第二季度末, 全年实际GDP 增速跌至4.5% “噩梦情境” 可能性 5% 2020年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全年实 际GDP增长将小于4.5%; 这也是我们最 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可能 资料来源:经济学人 3PB 第二章 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 百货 与购物中心 冲击: 利好: 受新冠疫情影响, 国内各大百货及购物中心关闭或缩短营业时间。 尽管截至2月3 日, 全国已有77家商业地产宣布减免租金计划, 但由于营业暂停导致的收入与现金 流的中断和不可避免的工资等固定支出, 让各大百货商场在这场疫情下经营
6、艰难。 不过, 得益于此前已经开始布局的线上平台, 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百货企业在疫情期 间相较传统百货受冲击较小。 全国各大苏宁广场近日联合品牌商户快速调整方向, 以苏宁广场APP和小程序为载 体, 结合上千家品牌商户, 引导实体商业向线上发展。 位于不同城市的苏宁广场建 立了自己的营销社群, 通过扫码进群、 线上点单、 物流配送的方式, 让消费者足不出 户即可享受广场内的产品和服务。 天虹百货则在此期间推出了 “百货到家” 服务, 消 费者可以选择 “天虹” 小程序或者APP的专柜发货服务, 下单顺丰包邮。 短期来看, 由于疫情导致的客流减少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百货和购物中心的生 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