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北京大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展望(2022)(55页).pdf

上传人: 懒人 编号:82314 2022-07-11 55页 1.47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旨在助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2.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全面支撑性、系统平衡性、综合高效性、科技创新性以及国际引领性等主要特征。 3.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35年,称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1.0阶段;第二阶段为2036年到2060年,称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2.0阶段。 4. 在新型电力系统1.0阶段,电力在我国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得到持续加强,但总体来看电力仍然不是我国终端用能的主要形式。新增电力需求在“十四五”时期绝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 5. 在新型电力系统2.0阶段,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开始大规模替代存量化石能源。到2060年,光伏、光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总装机达56.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95%。 6. 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于2025年左右达峰,峰值约45亿吨,2025-2028年碳排放处于峰值平台期,到2030年仍约42亿吨。2030年之后,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呈加速下降趋势。 7.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突破、经济性、市场机制建设、安全可靠性和供应链安全等。 8. 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我国需建立现代化的能源管理体系,构建高效运转的电力批发市场和多样化的电力零售市场,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与创新,完善碳市场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制,大力推动公正转型和加强宣传教育。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面临哪些技术挑战? 如何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