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2017中美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与版权制度演变(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腾讯:2017中美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与版权制度演变(58页).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中美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与版权制度演变 陈一丹 腾讯主要创始人 2017 年 4 月 引言引言 . 1 一、首当其冲一、首当其冲当内容产业遇上互联网当内容产业遇上互联网 . 1 (一)互联网开启内容传播新篇章 . 1 1.互联网带动内容传播网络化 . 1 2.网络媒体和 P2P: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内容传播 . 2 (二)网络盗版对内容产业的冲击 . 3 1.猖獗的网络盗版 . 3 2.网络盗版给内容产业带来严重打击 . 4 (三)版权立法回应盗版及技术发展 . 4 1.设置向公众传播权和 DRM 制度,加强数字版权保护 . 4 2.设置避风港规则,平衡互联网产业发展 . 6 二、尊重版权二、尊
2、重版权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正版化探索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正版化探索. 7 (一)正版下载:非法文件共享服务的替代者 . 7 1.美国:以 iTunes 为代表的网上数字内容商店兴起 . 7 2.中国:探索数字销售的路径 . 10 (二)流媒体:引领未来的数字内容分发模式 . 11 1.美国:流媒体付费时代的革命 . 12 2.中国:多元盈利的流媒体模式 . 14 (三)UGC 模式:数字内容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柱 . 15 1.美国:视频分享支撑起 YouTube 的商业帝国 . 15 2.中国:网络作家和文学平台相互成就 . 18 三、融合发展三、融合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加速壮大数字内容产业加速壮大 .
3、 20 (一)数字内容产业不断壮大. 20 1.美国:已经形成完善的数字内容市场 . 20 2.中国:数字内容正版化发展显著,呈现以移动端为主的高增长势头 . 21 (二)数字内容商业模式推动内容产业转型升级 . 23 1.数字内容商业模式带动内容产业向线上转型. 23 2.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数字内容形态 . 25 (三)内容产业发展趋势 . 26 1.内容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移 . 26 2.流媒体成主导模式,代表内容产业未来趋势. 28 3.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塑造内容产业新生态 . 29 四、制度调整四、制度调整寻找权利人、产业与公众之间的平衡寻找权利人、产业与公众之间的平衡.
4、30 (一)DRM:数字版权的技术护盾 . 30 1.美国:DMCA 规定动态调整的 DRM 制度. 30 2.中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的技术保护措施 . 34 (二)避风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版权责任限制规则 . 35 1.美国:DMCA 规定四种避风港 . 35 2.中国:姗姗来迟的避风港规则 . 38 (三)新问题:版权与技术共进. 40 1.美国:数字合理使用、流媒体授权及人工智能版权问题 . 41 2.中国:新型侵权、新型客体及不正当竞争. 44 五、对中国内容产业发展及版权保护的建议五、对中国内容产业发展及版权保护的建议 . 50 (一)产业层面 . 50 1.推动文化产业转
5、型,鼓励内容数字化、网络化 . 50 2.鼓励网络原创,释放社会创作潜能 . 50 3.大力发展 AI、VR、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抢占未来机遇 . 51 (二)版权层面 . 52 1.加速著作权法改革,推进著作权法与内容产业发展的匹配 . 52 2.持续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力度 . 53 3.坚持适度从严的版权司法政策 . 54 结语结语 . 54 1 引言引言 技术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也改变了人们对内容的消费模式和习惯,使得数字内容产业迅猛发展起来。在中国,2016 年,包括文学、音乐、视频、广告、游戏、直播等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为 3820 亿元。随着用户付费
6、意愿的增强和付费习惯的养成,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未来还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在美国,2016年,包括电子出版、数字音乐、视频点播、视频游戏、在线广告等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则高达 2200 亿美元。 数字内容产业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强健的版权保护环境。但回顾二十年前,在开放、自由、免费、共享的理念之下,互联网给内容产业和版权制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内容产业却也逐步走上了技术与版权的良性互动之路,实现了复兴式的数字内容产业变革。那么,互联网究竟给内容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又是如何助力内容产业从线下向线上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