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6中资企业在德国经营指南(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6中资企业在德国经营指南(27页).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 - - 2 - 一、 德国商业环境概述.5 (一)基础设施.5 (二)营商环境.6 (三)劳动力市场.7 二、德国投资相关法律和协议.7 三、德国投资促进政策.8 (一)外资在德国享受国民待遇.9 (二)德国地区性投资促进政策.9 四、德国投资促进体系及机构.10 五、德国投资壁垒.11 (一)准入壁垒.12 (二)经营壁垒.13 1、 金融业.13 2、 劳务相关服务业.14 - 3 - 六、 中资企业在德投资情况.15 (一)总体情况和分布特点.15 1、 地区分布特点.15 2、 行业分布特点.15 3、 公司法律形式.15 (二)德方对中资企业的态度.16 七、中资企业在德开展
2、经营的问题.17 (一)跨文化交流和经营管理仍存在问题.17 (二)外派员工长期工作签证和许可申请困难.18 (三)信息获得渠道少,市场准入在部分行业仍受实际限制.18 (四)官僚主义普遍存在.19 (五)招聘高素质本地人才困难.19 (六) 科研与创新相关信息分散, 资金申请困难. .19 (七)中资银行受到不公正监管.20 (八)德国航权的限制.20 八、相关建议.21 (一)充分利用中德高层对话.21 - 4 - (二)创新管理方式.21 (三)注重权益保护.21 (四)大力发展海外商协会组织.21 附录:德国区域投资环境介绍.23 - 5 - 一、德国商业环境概述 德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
3、力的投资地之一。 德国的法律制度保护财产与个人权利。合理的税收体系和各种资金支持为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此外,一流的基础设施和顶尖的专业人才为持续取得商业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基础设施(一)基础设施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 德国的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香港。研究报告尤为推崇德国四通八达的有效交通网络,从而实现货运和客运的高效率运作。 德国的物流网络不仅包括欧洲第二大货运港口汉堡港, 还有欧洲最大的汽车运输港口不来梅和欧洲大陆最大的内河港口杜伊斯堡。德国水道系统将这些货运枢纽与其它 250 个港口连成一体。通过这个网络,货物在欧洲最大的市场上高效流通。同时,莱茵河
4、与易北河为驶向深海港口的货运驳船构建了一张交通主动脉网,这些港口分布于各个河湾和北方及西北部绵延的海岸线上。 - 6 - 德国拥有密集的空港网络。其中 23 个是国际机场。法兰克福机场是全球第七大货运枢纽,同时也是第九大客运空港。 德国公路网的密度之高在欧洲尤为出众, 铁路交通轨道全长 37900 公里,拥有世界第四大城际高速列车网,列车最大时速可达每小时 300 公里。 德国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德国的物流企业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公司就是来自德国的德国邮政世界网(DHL)。德国铁路公司拥有欧洲最大的铁路网络,而汉莎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则是航空货运业界的领头羊。 (二)营
5、商环境(二)营商环境 德国奉行经营自由的原则,允许每个人经营生意,即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有计划地长期独立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原则上国外投资人能够和德国公民一样,在同等前提条件下成立企业和实施投资项目。 德国的法律体系十分完善,为在德营商的安全性和透明性提供了保障。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研究表明,德国在“司法独立性”方面在 144 个竞争国家中属于最优国家之列。全面细致的法律条文和有效的司法执行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法律环境和快速行使其权力的可能。 - 7 - 在德国,知识产权受到十分严格的保护。技术和产业创新能够以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外观设计等形式登记保护权。在保护权登记方面,对外国人和德国公
6、民一视同仁。专利申请人若在德国没有居住地或在德国没有分公司必须指定一名专利律师作为专利注册的签约代表。 (三)劳动力市场(三)劳动力市场 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从业人数超过四千万,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劳动力供应市场。企业在这里可以从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员工中获利。80%以上的劳动人口接受过职业培训或拥有大学学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拥有 8800 个职业学校和近 140 万的培训者,因此获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另外在德国的 425 个拥有广泛学科的大学和专科学校中,有270 万个学生正在学习, 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技术类的学科。根据欧盟统计局统计, 德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如:数学,信息学以及工程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