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风云】合康新能(300048)-合康新能的痛苦重塑:美的最难打赢的一场战役!-250109(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值风云】合康新能(300048)-合康新能的痛苦重塑:美的最难打赢的一场战役!-250109(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合康新能的痛苦重塑:美的最难打赢的一场战役!导语:从抢夺阳光电源的逆变器、储能市场开始。作者:市值风云 App:木盒一般巨头控股的公司由于管理效率提高之后,企业盈利普遍好转,股价也得到可观的上涨。比如,TCL 集团 2021 年 5 月控股奥马电器(已更名 TCL 智家)之后,如今股价翻倍快创新高;格力电器 2021 年 11 月控股盾安环境之后,股价一度最高涨幅 3 倍。(截至 2024 年底,市值风云 APP)2020 年 4 月,美的集团开始控股合康新能(300048.SZ),在供应链、制造升级、品质管控、财务管理、文化建设、制度流程等方面全面重塑合康新能,合康也被纳入了美的工控技术事业
2、群。风云君也从美的入主后,开始关注合康新能。此前,公司是 2010 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一家公司,上市后业务发展并不如意,收入体量只有 10 多亿,2018 年和 2020年分别出现较大亏损,扣非净利润为-2.38 亿、-5.56 亿。(数据来源:wind)那么时至今日,这几年美的重塑之后发展如何?一、重新定位:变频器+户用储能+光伏合康新能此前业务有:高低压变频器、伺服系统(含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由于涉及到对上市公司(合康新能)的定位,伺服系统和新能源汽车在美的入驻后便剥离出去了。这两块对于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市场蛋糕,但真的很可惜:(1)伺服系统业务由于和美的原有的伺服
3、系统业务重合,存在同业竞争,所以转让给了美的。假如这块业务还留在公司,这一波人形机器人又要炒一波,因为伺服系统是其中核心的零部件;(2)当时市场猜测美的也跟格力电器一样,下场造新能源汽车的想象空间不在。事实上,美的也不会下场去造车。所以被大公司收购也不太好,因为基本被其定位框定了业务发展的范围,你还不能搞创新业务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毕竟不能和控股股东其他业务有冲突,也不能和控股股东旗下其他上市公司业务有冲突。以至于美的后面 2022 年 5 月又控股了 A 股另一家上市公司科陆电子(002121.SZ),风云君都担心这两家公司业务有冲突:都是搞储能的,合康新能的储能业务主要为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
4、,科陆电子则主要为发电侧储能与工商业储能,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根据风云君多年的跟踪判断,其实美的一开始对合康新能的定位也是不确定的,除了原有的高低压变频器和储能、光伏 EPC 节能环保的业务持续开展之外,还能搞什么业务?中间加了一个户用储能,2023 年加了光伏逆变器,然后 2024 年 12 月又把低压变频器业务剥离出来卖给原控股股东。目前的核心业务就三块:高压变频器+户用储能及光伏逆变器+光伏 EPC。另外,由于美的持股过低,只有 18.83%,市场一直传闻向美的定增方案也迟迟没有完成。2023 年 6 月公司出了一个美的包揽 15 亿定增的方案,发行价格是 4.43 元/股(对应市值
5、64 亿),但至今也没有落地。风云君认为,美的纯粹是为了提高持股比例和对公司现金支持,定增预案披露的募集资金项目都直接不产生效益:15亿募集资金,将用于电气设备业务能力升级、光伏产业平台、信息化系统升级等三个项目,以及将5.5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公告)合康向美的定增的方案没完成,风云君认为,拖累了公司的业务发展进度。怎么这么说?二、美的史上最难打赢的一场战役整体来看,2020 年美的控股合康新能之后,业务依然一片泥潭,2023 年又亏损 2.06亿。2024 年前三季度,业务只能算稳住不亏,成绩还算过得去,毕竟研发在持续增加。(公司业绩,wind)为什么只能算过得去呢?不是营业收入暴
6、增 213%,扣非净利润暴增 121%吗?那都是假象!首先,扣非净利润增长主要是 2023 年同期基础太低,另外收入增长但是没有盈利。(一)光伏 EPC:收入规模做大的利器以 2024 年上半年为说明,营业收入为 17.1 亿,同比增长 136%:(1)主要是光伏EPC业务贡献的,12亿,同比增长了433%;(2)户用储能也有增长了57%,但基数太低规模太小;(3)变频器收入反而同比是下降的。(营业收入构成,2024 年中报)但光伏 EPC 这块业务毛利率很低,只有 9.75%。(毛利率构成,2024 年半年报)基本上是薄利不赚钱的项目,比如光伏 EPC 的子公司,营业收入为 11.35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