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2017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2017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73页).pdf(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172017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06-21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第一章第一章 行业总报告:行业总报告:14 万亿的餐饮画卷正在发生什么万亿的餐饮画卷正在发生什么这是经济下半场一份基于大数据的餐饮产业报告。餐饮是个很大的行业。如同美团点评 CEO 王兴测算的:按一个人一顿饭 10块钱计算,一年在餐饮上的消费至少 1 万元,14 亿人就是 14 万亿。作为一个入口生意,人们吃到嘴里的可能比 14 万亿这个数还要多。餐饮又是个很分散的行业。从大的场景来看,至少可以分为在家做饭、到店堂食、叫外卖三种方式。这三种餐饮形态中,实现数据化甚至开
2、始步入数据化的不到 1/5,那么基于数据的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 2017)又如何能代表餐饮行业的全貌?需要说明的是,这份报告并非不关注无法数据化或者尚未数据化的非互联餐厅,而是立足于数据化的餐饮,侧面去眺望整个行业未来的风景。因为大的趋势是百分之百的餐厅都要接入互联网,都要数据化,也只有如此,才能与主流消费者生息互动,才能沿着供应链向上下游蔓延。而那些依靠旧动能的产业是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因此,报告透过数据画的冰山一角来洞察 14 万亿的餐饮画卷。1.餐饮是消费新动能:对餐饮是消费新动能:对 GDP 的拉动高于投资和外贸的拉动高于投资和外贸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超越投资和外贸,成
3、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 稳定器”。其中,餐饮消费市场正在趋稳回暖,来自商务部的数据,2016 年 1-6 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 1 万 6683 亿元,同比增长 11.2%,收入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水平。中国烹饪协会预计,2016 年餐饮全年收入突破 3.5 万亿,未来预计保持 10%左右的速度,2020 年达到 5 万亿元。在整个经济基本面上,餐饮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餐饮对 GDP 的拉动高于投资和外贸。二、线上和线下互相融合是主流发展趋势。三、餐饮消费总服务型的消费升级最快。2.中餐崛起带来消费升级:人均中餐崛起带来消费升级:人均 GDP8000 美元引发市场裂变美元引发市场
4、裂变中国 2015 年人均 GDP 已经超过 8000 美元,按发达国家的定义标准:人均GDP 在 8000 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就是发达国家了。2015 年四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元年。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 2015 年在中国演讲时曾表示“在过去的 35 年当中,中国 GDP 每年以 9%的速度增长,每 8 年生活水平翻一番, 35 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6 倍,由此带来了更多经济的变化、更多的繁荣、更多的创造、更多的生产、更多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多元的生活方式来自中国消费人群正在发生质变一 80、90 为主的中产消费群体正在崛起。2016 年,80 后和 90 后群体已突破 4 亿人,占
5、全国总人口数近 1/3,是餐饮消费的主力军。美团点评数据显示,20-35 岁的年轻消费者贡献了 74%的餐饮消费。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中产阶层人数超过 1 亿, 到 2030 年将会超过 2.5 亿, 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20%。这一人口的出现以及持续增长,将会给中国消费结构带来历史性的变化。3.纺锤型结构形成:大众餐饮消费占纺锤型结构形成:大众餐饮消费占 70%互联网餐饮蓬勃发展,大众餐饮大行其道,高端餐饮寻求转型,助推中国餐饮经纪在回暖的同事,逐步结构升级。在 2008 年之前,餐饮供给市场呈两极分化状态,要么是环境奢华、客单价奇高的高端餐饮,要么是苍蝇馆子、地摊铺的刚需型地端餐饮,高性价比的
6、中间状态少之又少。在 2008 年年底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为标志,餐饮分水岭效应隐现,供给结构开始由“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向“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演进。2013 年被餐饮人称为“餐饮大众化元年”:高端餐饮下沉、大牌发力小店,低端餐饮升级,轻餐小食提升逼格等现象蔚然成风。到 2016 年,大众餐饮消费已经称为餐饮业收入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占比约 70%。 2016 年 6 月,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中式快餐销售增速,比中式正餐高 6.3 个百分点。4.餐饮竞争加剧:对手来自看不见的地方餐饮竞争加剧:对手来自看不见的地方市场表面水草丰美,内里暗礁潜伏。变量增加、复杂度加大。在供给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