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发改委: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发改委: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183页).pdf(1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前前言言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密集出台了系列节能降碳政策,多次强调要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同时,我市近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原指南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能效管理的需求。为更好地指导我市节能降碳工作,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在市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市节能监察中心编制了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 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共分为三个部分:一、行业能效、水效,整理了工业领域 150 个行业中类的 150 个单位产值能耗,130 个行业中类的 130 个单位产值用新水量;建筑领域中的居住建筑及 8 种公共建筑共 79 个能效基准值、79 个能效引导值,31 个水效基准值、31 个水效引导值
2、;交通领域共 39 个能效基准值、39 个能效引导值,4 个水效基准值、4 个水效引导值。二、产品能效、水效,汇总了 94 项主要产品(工序)的 626 个能效基准值、624 个能效引导值;67 项主要产品(工序)的 211 个水效基准值、211 个水效引导值。三、设备能效、水效,汇总了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商用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其他设备等 7 类共 79 项通用设备的 1101 项能效准入水平、1106 项节能水平、1090项先进水平指标;汇总了净水机、便器、淋浴器、水嘴、洗衣机、洗碗机等 6 种主要用水设备的 22 项水效准入水平、22 项节能水平、22 项先进水平
3、指标。指南的编制发布可为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在制订节能低碳政策、招商引资、节能审查、节能监察、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等方面提供客观评价标尺;为各行业用能单位开展能效诊断、确定节能目标、实施设备更新等工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为节能服务企业进行节能评估、能源审计、合同能源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实操指导。指南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统计局、市经信局、市资建局、市住更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市直各部门,各区发改局、区节能监察中心、区街道办、园区办及规上工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工程咨询部的参与编制和技术支持,以及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湖北省机电院集团
4、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等各单位专家的严格审查和把关,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指南 所参考的标准查新日期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如有更新标准,请参照最新标准执行。由于编制时间紧、涉及工作内容多,指南不免有遗漏、不当之处,望社会各界予以批评指正,使之不断充实完善,更加科学实用。使用中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编者2025 年 6 月编 委 会编 委 会 成 员成 员主主编编:项 定 先副副主主编编:韦 媚 媚、卢 腾 飞编 制编 制 人 员人 员:林 春、李 黎 明、张 维 江、江 强、翁 小 龙、黄 姝、吴 鹏 飞、童 言 达、杨 纬 涵、周
5、宇、陈 绍 波、冷 博参 编 人 员参 编 人 员:王 贲、孙 路 石、杨 武、贝 雷、高 雨 雯、王安 妮、刘 潇、杨 笔 锋、杨 俊 哲、邵 鲲 哲、李 长 阔、廖 志 平、郭 晓 宇、董 明 辉、刘 琰、黄 运 兰、李 小 浩、肖 帅、邱 荣 娥、崔 俊审 核 人 员审 核 人 员:张 卫 东、徐 育 才、方 静、田 钢、杜 郁、蔡梦 泽、施 浩 川、童 明 德、曾 卫 华、陈 远 新、黄 勇、赵 海 峰目目录录一、行业能效、水效一、行业能效、水效.11.1 工业领域产值能效、水效工业领域产值能效、水效.11.2 建筑领域能效、水效建筑领域能效、水效.111.3 交通领域能效交通领域能效
6、、水效、水效.19二、产品能效、水效二、产品能效、水效.222.1 产品能效产品能效.222.2 产品水效产品水效.70三、设备能效、水效三、设备能效、水效.843.1 设备能效设备能效.843.2 设备水效设备水效.163附录附录 1 计量单位解释计量单位解释.167附录附录 2 能源能源折折标准煤标准煤系数系数参考值参考值.168附录附录 3 主要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参考值主要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参考值.171附录附录 4 标准和文件索引标准和文件索引.1721.1.1 工业领域产值能效1一、行业能效、水效一、行业能效、水效1.1 工业领域产值能效、水效工业领域产值能效、水效1.1.1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