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05(绿德地)根际病虫害的联防治理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午05(绿德地)根际病虫害的联防治理策略.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根际病虫害的联防治理策略ShanDong Lvdedi biotechnology co.,LTD孙超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2023年种植面积预计超过6197.56万亩,产量达1.17亿吨。主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及西南地区,形成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等四大产区。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北方地区因气候冷凉、土壤疏松,成为马铃薯核心产区,内蒙古、甘肃等地占据全国产量的50%以上。但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约2-3吨/亩)仍显著低于欧美国家(约4-5吨/亩),马铃薯连作障碍也已成为我国主产区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经济效益驱动,马铃薯连作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土壤
2、环境恶化、病虫害加剧,严重威胁产业可持续发展。例如,山东滕州等核心产区因长期连作出现土传病害频发、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直接影响商品薯质量和产量。据研究,马铃薯连作4年后,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显著减少,病原菌(如镰刀菌)数量上升,而有益菌(如固氮菌)比例下降。一是土壤病虫侵染危害,土地连续种植一类作物,病原微生物通过寄主越冬繁殖,造成繁殖积累扩散,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加剧;二是过量、单一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盐渍化加重造成作物养分失调,或使用未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引入外源病原体;三是连茬作物产生的自毒类物质,造成土壤菌群结构失衡,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导致作物抗病能力下降。这其中,土壤病虫害是连茬障碍最
3、为重要的因素。马铃薯晚疫病、土传病害年均发生面积达655万亩,北方产区病害发生率较南方更高。张福锁院士提出“根际生命共同体”这一概念:养分高效是一个从土壤到植物、从微生物到农业生产多界面互作的系统过程。任何单一过程的研究都无法破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也就难以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根际的健康环境。根系作为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把地上和地下连为一体;根际则是控制植物-土壤系统物质、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的枢纽;何为“根际”?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环境。根际病虫害具有以下特点:(1)早期诊断困难: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例如:幼苗期:幼苗期就开始发病,
4、如立枯病、白绢病(高温高湿环境)等。中后期:在中后期,如根腐病、枯萎病等会继续发展,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根腐病在挂果期危害严重,表现为植株茎基部呈浅褐色不规则病斑,温、湿度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导致植株萎蔫不能恢复,最终枯死。枯萎病则在花期以后发生,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萎蔫,病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枯萎褪绿,大量脱落。生长中后期:如黄萎病、菌核病等在植物生长中后期发病。黄萎病一般在植物生长中后期发病,表现为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萎蔫,叶脉间仍保持绿色,最后叶片干枯脱落。菌核病则多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危害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玉米、小麦全蚀在抽穗灌浆期地上部表现更为显著。(2)
5、传播途径多样、快速:a、病原菌通过作物残体越冬,菌丝在土壤中扩展蔓延传播;b、农机具及灌溉水流;c、病根与健根相互接触;d、根系伤口入侵;e、种子、苗木等。(3)防治困难:后期防治难度较大,对作物开花座果及正常生理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受土壤环境制约。(4)病原多样:镰刀菌、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细菌、病毒、线虫等。1.嫁接轮作:选用耐病或抗病砧木;轮作,水旱轮作或者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处理,可有效控制相关病害。2.选择抗病品种作物:目前基因编辑及改良技术日益精进,种苗方面选择抗病品种。3.科学管理合理密植:深沟高畦,铺设地膜减少雨水或灌溉水飞溅,改善通风降低地面湿度,清除病株等。4.水
6、肥管理:均衡施肥,补充有机质肥料,改良土壤理化性质。5.土壤处理:深翻暴晒、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 6.化学药剂防治等等虫病联防联治虫病联防联治促进作物生长促进作物生长调节营养调节营养使用方便使用方便全面防治抗逆促长调理土壤省工方便综合防治方案杀 虫、杀 菌、促 长、营 养 生物学特性:(1)土温达10以上时,卵可孵化,幼虫多在土层120厘米处活动。土温高于40或低于10很少活动,温度55,10分钟致死。(2)适宜土壤相对湿度4070%。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适宜土壤pH48。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一般砂土较粘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