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2025年锂电行业分析-25042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2025年锂电行业分析-250425(8页).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研究报告 1 2 2025025 年锂电行年锂电行业分析业分析 联合资信 工商三部|王佳晨子 2022-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发展带动锂电池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锂电池行业经历从产能不足到结构性过剩的转变。碳酸锂价格剧烈波动,反映供需失衡加剧。行业竞争聚焦工艺水平与成本控制,集中度较高。为应对国内产能过剩,企业加速出海并拓展储能业务。中国锂、钴、镍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海外政策加剧供应链风险,资源价格波动对企业成本控制形成挑战。政策方面,国内政策限制锂电产能无序扩张,推动技术升级与绿色发展;海外政策压力显著:美国 FEOC 限制、欧盟电池法碳足迹要求、关税加码,迫使中企布
2、局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基地。2024 年,锂电池下游需求仍保持增长态势。2025 年,锂电行业处于产能出清与转型调整期,具备产能全球化布局、多元化产品结构、资金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更具优势,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资源整合巩固市场地位,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需应对原材料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 研究报告 2 一、一、行业概况行业概况 20222024 年,锂电池行业经历了从产能不足到过剩的转变。受产能供需失衡年,锂电池行业经历了从产能不足到过剩的转变。受产能供需失衡及下游车企降本压力双重影响,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存在产能出清预期,中国电及下游车企降本压力双重影响,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行业
3、存在产能出清预期,中国电池企业采取了积极出海、拓展储能业务等应对措施。池企业采取了积极出海、拓展储能业务等应对措施。锂电池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上游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包装材料等,其中正极材料在物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三元(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类型。其中,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动力储能领域,钴酸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锰酸锂电池则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小型电车等。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联合资信整理 图 1.1 锂电池产业链 20212024 年,受下游需求迅猛发展带动,锂电池产业链各领域投资扩
4、张较快。20212022 年产能扩张滞后于需求,2023 年后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给过剩。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其市场价格可较为直观地反映锂电产业链产能供需关系。2021 年,行业供给不足,碳酸锂价格快速增长;2022 年,锂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高峰,产能与需求关系出现短暂紧平衡,碳酸锂价格全年维持在高位;2023年,动力电池市场增速下降,从财报资本开支看,主要锂电企业产能投资规模已同比有所下降,但受前期产能大量释放影响,行业仍出现了结构性供需失衡,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2024 年,碳酸锂价格在 1012 万元/吨之间的低位持续徘徊,距高点下跌超过 80%。受结构性产能过剩及下
5、游车企降本压力双重影响,锂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盈利水平承压,行业存在产能出清预期。 研究报告 3 资料来源:Wind 图 1.2 锂电金属盐的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各公司财务报告 图 1.3 主要锂电池上市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单位:亿元)锂电池行业竞争主要考验参与者的工艺水平和成本控制,行业集中度很高。根据SNE Research 统计,2024 年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行业中,出货量前十企业的占比合计 87%,较 2023 年的 92%有所下降,主要系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增加,致使三家韩国企业(SK on、SDI 和 LG 新能源)出货量同比下降,非前十企业整体
6、份额上升。其中,中国企业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超过 65%。受产能供需失衡及下游车企降本压力双重影响,动力储能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盈利承压。资料来源:SNE Research 图 1.4 电池公司 2024 年动力与储能市场销售表现 资料来源:Wind 图 1.5 按公司划分的电池出货量 二、行业上游 中国对部分锂电矿物存在进口依赖,海外政策也对中国对部分锂电矿物存在进口依赖,海外政策也对 FEOC 国家矿物在锂电产品国家矿物在锂电产品 研究报告 4 应用的存在限制。中国锂电企业通过布局海外矿产资源应对上述风险。应用的存在限制。中国锂电企业通过布局海外矿产资源应对上述风险。全球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