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小米发布SU7 Ultra,碳纤维和国产轮胎有望受益-2502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小米发布SU7 Ultra,碳纤维和国产轮胎有望受益-250228(3页).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事件简介 小米汽车于 2 月 27 日发布高性能纯电轿跑 SU7 Ultra,标准版售价为 52.99 万元。在材料方面大量运用碳纤维,更富运动感的同时有效实现轻量化。在新品发布会的同时,赛轮轮胎与小米汽车合作开发的赛道高性能轮胎 PodiumTrack01在小米官方商城上线,适配 SU7 Ultra 的两款赛道级轮胎“265/35R21”、“325/30ZR21”售价分别为 2450 元/条、3050 元/条。投资逻辑 深度应用碳纤维,进行轻量化与高性能的革新实践。深度应用碳纤维,进行轻量化与高性能的革新实践。作为小米首款高端车型,SU7Ultra 全系标配采
2、用真空镀金工艺的 24K 金碳纤维车标,内饰方面,前排座椅背板、中控台饰板、迎宾踏板等都运用了碳纤维,带来浓厚的运动气息。外观方面,小米 SU7 Ultra 配备 1.7 平米的超大面积碳纤维车顶,带来 11kg 减重。小米 SU7 Ultra 全车满配共 21 处使用碳纤维,总使用面积达到 5.5 平米,这些碳纤维有 90%的面积采用昂贵的热压罐工艺,质感更好。碳 纤 维 指的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作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且含碳量在 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碳纤维的特点包括轻质高强、耐高温和耐腐蚀、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优异的力学性能、易加工和设计灵活性等。从具体应用
3、来看,碳纤维的密度非常低,并且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高震动衰减性,适用于需要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应用场景,在减轻重量、提高结构强度的应用中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小米汽车对碳纤维材料的大量使用,为行业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参考,为碳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成本优化示例。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与性能的更高要求,碳纤维需求或进一步释放,带动上游材料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赛轮轮胎携手小米赛轮轮胎携手小米推出赛道高性能轮胎推出赛道高性能轮胎,助力公司助力公司高端转型持续推进高端转型持续推进。赛轮轮胎与小米联合推出专为 SU7Ultra 定制的赛道级半热熔轮胎“
4、PodiumTrackPT01”,针对 SU7Ultra 的高性能需求(如赛道竞速场景)优化设计,满足抗冲击性、低滚阻、高抗湿滑等综合指标。小米 SU7Ultra 的配套公路轮胎为倍耐力 P ZERO 5,而赛轮开发的 PT01 作为赛道专用胎,填补了用户在专业赛道场景下的需求,其半热熔设计在高温下可提供更强的抓地力,尤其适合高强度赛道工况。此次合作标志着赛轮轮胎首次进入高端性能车核心赛道,直接证明了其在材料科学、工艺创新上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严苛性能需求的响应能力。同时,赛轮与小米的合作产生智能化协同,小米的智能生态与用户数据反馈可为赛轮提供精准研发迭代支持,加速产品升级并提升溢价
5、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赛轮近期私有化部署 DeepSeek大模型,接入“橡链云聊”系统以提升制造效率,为后续高端轮胎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赛轮近期公告拟增资 4.2亿元控股华东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强化轮胎检测与配套能力,为争取更多车企合作奠定基础。投资建议 小米 SU7 Ultra 通过碳纤维与高端轮胎服务的整合,不仅重塑了性能车的价值标尺,更揭示了材料创新对汽车产业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和操控性能的持续追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身应用占比有望提升,驱动上游材料企业加快低成本碳纤维的研发进程,建议关注头部碳纤维企业。同时,随着国产供应链的成熟,技术创新与场景化适配能力将成为智能轮
6、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建议重点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等头部胎企。风险提示 新技术落地节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材料替代性风险,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点评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买入: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5%15%;中性: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变动幅度相对大盘在-5%5%;减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下跌幅度超过大盘在 5%以上。行业点评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扫码获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