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行业深度报告:地源热泵助力节能减排政策暖风催发市场前景-220523(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行业深度报告:地源热泵助力节能减排政策暖风催发市场前景-220523(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报告 2022 年 05 月 23 日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 地源热泵助力节能减排,政策暖风催发市场前景地源热泵助力节能减排,政策暖风催发市场前景 中游制造/建筑工程 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有半数来源于建筑全过程。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有半数来源于建筑全过程。2018 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的能耗量与碳排放量分别占据我国总量的 46.5%与 51.3%。其中,绝大多数的能耗与碳排放量均来自于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与建筑运行阶段,两者占比相当。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长期看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可见,通过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实现
2、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目前相关评价体系已逐步建立,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地源热泵作为调用优质清洁能源地热能的重要技术或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良机。 地源热泵可以高效的转化地热能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地源热泵可以高效的转化地热能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地源热泵在我国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发展积累,具有多样的形式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地源热泵可以在建筑供暖制冷、热水供应方面显著帮助减排,亦能与其他节能减排技术耦合,发挥供热、储能等特性,创造更大的价值。已有实例展现出其优异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地源热泵一度因为初始投资高、经济效益不显著而发展受限,但随着新技术迭代,辅之以国家利好政策,发展潜
3、力巨大。 地源热泵显著降低建筑运行阶段供热与热水供应碳排放。地源热泵显著降低建筑运行阶段供热与热水供应碳排放。建筑用电和建筑供暖用热力这两项构成每年 15.5 亿 t 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占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16%。地源热泵与其他热泵技术作为利用清洁能源供暖制冷的技术,正是减少这方面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哈工大倪龙教授团队,模拟热泵规模低增速、中增速、高增速的 3 种情景,量化分析了热泵技术在建筑供暖、建筑热水供应等多方面的减碳效应。地源热泵的主要功能为利用清洁能源为建筑供热与制冷,在转化地热能时,往往会消耗少量电能。在实务中,地源热泵常与其他系统耦合,互补优劣势,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4、 地源热泵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在经济上亦切实可行。地源热泵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在经济上亦切实可行。地源热泵一度因为初始投资过高而推广受阻,近年随着技术更迭,其经济性逐渐提高,加上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地源热泵的生态效益优势得到彰显。地源热泵项目在建造环节与运行环节均凸显了其经济性;而在生态效益方面,以折合消耗的总标准煤对比,地源热泵能够较好的实现节能减排。近年已有案例地源热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地源热泵市场地源热泵市场百亿百亿空间空间蓄势待发蓄势待发。地热能储量丰富,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是优质的清洁能源。地源热泵能够充分利用地热能,并带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理想的节能减排技
5、术。保守预估地源热泵以 7%的年增速增长,“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1.12 亿 m2,2026-2030年期间每年平均新增 1.57 亿 m2。我们估计 2020 年单位面积综合平均工程造价 360 元/m2,以造价年均下降 2%的速度估算,地源热泵在“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有约 379 亿市场空间,2025-2030 年间每年将有 481 亿市场空间。 相关企业相关企业迎来发展良机。迎来发展良机。地源热泵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长期投身于该领域研发技术、推广应用的企业将首先受益,我们建议关注启迪设计启迪设计、建艺集建艺集团团、隧道股份、隧道股份等已有丰富地源热泵市场经验的公司。另
6、外在新三板中也有不少主营地源热泵的企业或将迎来发展的春风。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行业技术技术标准建立不及预期标准建立不及预期,相关资质相关资质要求不及预期要求不及预期,市场预测偏差风险市场预测偏差风险。 行业规模行业规模 占比% 股票家数(只) 148 3.1 总市值(亿元) 20220 2.6 流 通 市 值 ( 亿元) 17336 2.7 行业指数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2.0 5.6 17.1 相对表现 -2.2 22.2 38.5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 相关相关报告报告 岳恒宇岳恒宇 S10905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