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018年第二季度城市出行研究-中国城市商圈出行及消费分析报告(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滴:2018年第二季度城市出行研究-中国城市商圈出行及消费分析报告(43页).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城市出行研究中国城市商圈出行及消费分析滴滴出行&科达数字100联合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报告声明随着“滴滴全国重点城市交通出行报告”内容逐期增多,为保证其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该报告分拆为两部分:城市交通运行报告:专注城市交通领域,呈现研究时间和空间范畴内的城市交通运行白描、问题诊断和分析、以及解决建议等内容;城市出行研究报告:通过滴滴出行及合作伙伴大数据,反应城市规划、市民出行等社会民生特征,扩展多源数据的价值边界;以上报告,力争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市民出行提供大数据支持和参考。报告说明一线城市商圈出行分析 北京商圈出行及消费专项研究北京商圈交通专项研究CON
2、TENTS目录报告说明 01出行, 作为当下城市快节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需求量仍在持续上涨。 同时, 随着土地规划、 商业发展的日趋成熟,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势必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可以发现, 不同社区的出现与城市商圈有很紧密的关系, 由于商圈具有工作、 娱乐休闲的功能, 使得大部分人群在出行过程中的起讫点较为固定, 最终出现了内部联系度较高的区域。 因此, 商圈在人们日常出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上班还是娱乐休闲, 都离不开各大商圈。目前, 滴滴出行平台用户规模超过 5.5 亿, 每日订单超过 3000 万, 与此相关的每日路径规划请求超过 400 亿次, 每日处理数据超过
3、4875TB。 科达股份数字 100 市场研究公司具有强大的在线样本库以及整合研究能力,本报告基于滴滴出行平台海量轨迹、 起讫点 (起点和终点) 等出行数据, 结合科达数字 100 在线调研和用户洞察结果, 发挥多源数据价值, 对一线城市商圈进行对比解读, 并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北京市主要商圈的出行规律、 交通规律以及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旨在从以上这些角度解读北京市主要商圈的发展特征。报告中我们基于出行大数据筛选出一线城市部分热门商圈, 并从多个维度对城市商圈进行对比解读。 在此基础上, 本报告对北京商圈进行了专项研究。基于网络科学中的社区检测方法, 利用滴滴出行起讫点大数据, 我们绘制出了基于
4、小型汽车交通出行的社区检测结果。 通过结果, 可以发现在现有用地规划下, 已经可以初步形成大小不一的出行聚集度较高的不同区域, 如中关村区域、望京区域、亦庄区域等。 科达股份数字 100 市场研究公司同步进行了北京都市商圈出行及消费研究,研究用户在北京商圈的消费及出行行为。本报告版权为滴滴出行与科达数字 100 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 复制和发布。 如引用发 布, 须注明出处为 “滴滴出行” ,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 删节和修改。注:1. 本报告中的商圈,是指具有休闲、娱乐、购物等商业属性,同时也可能具有居住、工作等属性的综合区域2. 数据周期
5、为2018年4月研究目的滴滴出行2018 第二季度城市出行研究 商圈出行及消费分析04一线城市商圈出行分析 02商圈, 是指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 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 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 简单地说, 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 本报告中提到的商圈, 是指具有休闲、 娱乐、 购物等商业属性, 同时也可能具有居住、 工作等属性的城市综合区域。本报告首先选取了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出行量较大的部分商圈进行分析, 用以对比解读各城市商圈发展特征以及北京市商圈在一线城市中的发展水平。商圈的空间分布会受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资源分布及交通出行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
6、,热门商圈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 以北京作为典型代表, 其商圈分布形态呈中心辐射状, 大部分商圈主要分布于四环以内, 四环以外主要沿交通线路向外辐射;上海商圈也是呈现出中心地带分布较为集中并向外放射性扩展的趋势;广州商圈以荔湾区、 天河区、越秀区为中心依托轨道线路和快速干道呈带状向外延伸分布;深圳商圈主要形成了以地铁 1 号线和 4 号线为主轴,以国道和快速路为发展带的 “两轴多带” 分布格局。一线城市商圈分布特征一线城市热门商圈分布情况滴滴出行2018 第二季度城市出行研究 商圈出行及消费分析06一线城市商圈影响力排行表注:商圈影响力=商圈热力标准指数*商圈服务标准距离一线城市商圈影响力排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