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中国疾控中心: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26页).pdf

上传人: 渔** 编号:736408 2025-08-06 26页 1,020.94K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根据报告的内容,本文主要概括了以下关键点: 1. **病原学特征**: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病毒呈球形,直径60-7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可分为3个基因型。 2. **流行病学特征**: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存在输入性病例和本地传播风险。 3.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严重关节痛和皮疹,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4. **防控措施**:包括爱国卫生运动、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培训、蚊媒监测和灭蚊、信息沟通等。 5. **疫情处置**: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分级分类处置疫情,开展媒介伊蚊应急控制与监测,及时通报疫情信息。 6. **实验室检测**:包括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等,用于诊断和监测。 7. **预防措施**:避免蚊虫叮咬,清除蚊虫孳生地,加强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疾病?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