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新冠产业链专题系列:医药全产业链助力疫情防控体系建设-220517(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新冠产业链专题系列:医药全产业链助力疫情防控体系建设-220517(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摘要: 国内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检测国内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检测+ +疫苗疫苗+ +药物共同加强抗击疫情的防治体系。药物共同加强抗击疫情的防治体系。 筛查是前哨,核酸检测常态化实施。筛查是前哨,核酸检测常态化实施。国家卫健委近期提出,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到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第四阶段,坚持以变应变、以快制快、隔离收治能力再增强、分类收治机制再健全、疫情处置再提速再聚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5 月 9 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 15 分钟核酸“采样圈” ,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尽管各地持续降低
2、了新冠核酸检测项目的价格,然而常态化防控需求仍将进一步推升全国核酸检测终端市场规模。 疫苗接种持续推进,多款迭代苗国内密集获批临床。疫苗接种持续推进,多款迭代苗国内密集获批临床。全球多国加强针接种率已超过50%,英美等国已启动第四针接种;国内疫苗整体覆盖率超过 90%,但高龄老人仍有提升空间。 海外新冠疫苗龙头辉瑞/BioNTech、 Moderna 开发的 Omicron 迭代苗预计22Q2 获得初步临床数据,国内近期亦密集批准迭代苗临床试验,预计其中部分有望于 22Q3 获得初步数据。 加强针需求有望延续, 已上市新冠疫苗有望继续贡献业绩增量,在研新冠疫苗若研发顺利亦可证明公司研发实力、验
3、证技术平台可行性并贡献业绩,但在目前供需格局下单品商业化空间仍有不确定性。 国产新冠药物研发持续推进。国产新冠药物研发持续推进。全球多种抗病毒治疗、中和抗体、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已经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 ,构成疫苗以外的多层次防治体系。辉瑞 Paxlovid和默沙东 Molnupiravir 为代表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陆续获批上市,其中 Paxlovid 也获得中国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国内积极开发新冠治疗系列药物,其中腾盛博药的中和抗体疗法在中国获批上市;国产口服创新药的注册临床试验有望近期揭盲。 重症方舱为特殊时期防控设施,常规医疗新基建发展趋势向好。重症方舱为特殊时期防控设施,常规医疗新基建
4、发展趋势向好。截至 4 月 25 日,我国方舱床位数达 56 万余张, 随方舱建设覆盖面从省级到地级市, 后续有望进一步增加。普通方舱收治患者病情较轻,国家及地方对方舱的医疗设备配置比例亦无明确要求,更多因地方情况而异。上海紧急实行方舱升级亚定点医院,收治新冠普通型及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此类方舱对医疗设备的需求明显提升,有增量但相对整个医疗设备市场而言规模较小,该局部现状也不宜简单外推,重症患者救治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方舱建设不影响常规医疗新基建,中国人均 ICU 病床数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发展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检测、疫苗、药物及其供应链的市场空间受疫情波动影响、供需结构影风险提示
5、:检测、疫苗、药物及其供应链的市场空间受疫情波动影响、供需结构影响,具体获益程度和持续性均有较大不确定性。响,具体获益程度和持续性均有较大不确定性。 Table_Author 作者 丁丹 0755-23976735 赵峻峰 0755-23976629 张祝源 021-38674623 Z 黄炎 021-38675923 吴宇擎 021-38674702 wuyuqing 吴晗 010-83939773 谈嘉程 021-38038429 张拓 0755-23976170 医药全产业链助力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医药全产业链助力疫情防控体系建设 新冠产业链专题系列新冠产业链专题系列 相关行业: 医药 20
6、22.05.17 行业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30 目 录 1. 疫情:Omicron 新亚型增加疫情发展不确定性 . 3 1.1. 全球疫情:较峰值回落明显,O 株新亚型增加不确定性 . 3 1.2. 国内进入全方位综合疫情防控 . 6 2. 疫苗:接种持续推进,多款迭代苗密集获批临床 . 6 2.1. 全球接种持续推进,国内高龄老人接种率仍有提升空间 . 6 2.2. 海内外推进迭代苗研发,病毒持续变异带来挑战 . 9 2.3. 新冠疫苗仍有望贡献业绩,但商业化空间仍有不确定性 .11 3. 检测:核酸检测常态化 . 13 4. 治疗药物:国产新冠治疗药物有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