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风电材料如何创新突破_ 振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下风电材料如何创新突破_ 振石.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报告人:刘召军2025.3.20新时期下风电材料如何创新突破目录02绗缝织物03预定型织物04导电纤维01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叶片材料创新方向思考背景介绍叶根“TTX”Series粱帽后缘壳体“BX”Series“UD”Series玻纤/碳纤拉挤板背景介绍40485253.3E6E7E8E9UD1250单向织物拉伸模量(GPa)背景介绍E8E9E762GPa62.5GPa63GPa63.5GPa64GPa65GPa68GPa碳玻混100GPa120GPa碳板140GPa150GPa160GPa背景介绍玻璃纤维的性价比优势还有多少?玻纤材料性能创新的红利还能持续吗?未来玻纤增强材料的创新方向在哪里?
2、背景介绍材料应用绗缝织物织物铺层的效率王行业痛点逐层铺布效率低人工铺层质量差叶根铺层人工多解决方案精准错层多层缝编合片成体整体打包应用方法先将绗缝套材放在这个预制工装上,由叉车叉到模具叶根,由打开由两名员工 一人在前缘一人在后缘台着绗缝布向模具环向铺设使用效果精准高效优质预定型织物转角处理的质量王行业痛点风险点织物不随形易起褶织物不随形易起褶铺层压不实易空腔铺层压不实易空腔喷胶使用多层间结合差喷胶使用多层间结合差合模包边区后缘转角区解决方案预成型织物树脂粉粉剂融化玻纤/碳纤织物表面撒环氧树脂粉加热后粉剂融化浸渍玻纤根据设计要求模压成需要形状应用方法撒粉织物在定型模具中加热定型后竖立,再用工装夹
3、取吊运并固定至模具SS面后缘8m到42m位置。使用预成型PB织物预制件,可以有效改善在立面上直接铺布时容易产生褶皱、布层滑落、固化后富树脂等情况。使用效果固化前固化后性能验证撒粉织物具有等效材料性能、更快浸胶速度和更低树脂用量撒粉双轴织物常规双轴织物 测试项目单位双轴600织物双轴600撒粉织物面密度g/m2613626织物厚度mm0.5350.542玻纤含量(FWF)%74.9875.21灌注时间(20层)min55470拉伸强度MPa1671730层间剪切强度MPa34.535.8数据来源:振石股份实验室产品优势桥梁-提高浸润质量预定型-稳定结构树脂粉末能够有效缓解织物在铺放及成型过程中的
4、褶皱、变形、散纱等问题立体结构-减少富树脂叶片使用前加热模压成固定形状,铺设在模具转角区域,服帖性更好,有效减少富树脂等缺陷环氧型的树脂粉末起到玻纤与灌注树脂结合的桥梁作用,可有效提高浸润质量粘接力-减少喷胶织物预加热后,粉剂熔融,可在织物层间粘结,减少喷胶等异物使用,提高叶片质量撒粉产品导电玻璃纤维叶片防雷处理的成本王行业痛点雷击折断01全球气候变暖,雷击频率增加全球气温每升高一度雷击就会增加11%02风机尺寸变大,雷击概率更高叶片尖端高度增加,其雷击概率显著提升03海上风电兴起,雷击风险更大近海昼夜温差大,雷暴云更易形成雷击叶片雷击起火行业痛点材料强度高导电效果好制造成本高导流效果差优势劣
5、势解决方案玻璃纤维上浆剂导电玻璃纤维“核”玻璃纤维“壳”导电上浆液52.9852.9856.2456.2454.3354.33导电玻纤织物碳玻混织物碳纤维织物性能表征碳纤维静电导体1.0*1061.25*10-11.77*10-31.68*10-3导线玻纤碳玻混不同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对比单位:/cm单位:MPa不同材质作导流织物的层间剪切强度数据来源:华智实验室导流效果051015202530354045051020304050607080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碳玻混织物导电玻璃纤维织物 碳纤维织物灌注时间/min浸润距离/cm导电玻璃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碳玻混织物注
6、:导流织物均为200g/m2方格布,灌注时长120分钟。导电效果短冲击长冲击注:试验电流200KA,0.25ms 内通过电阻耗散能量10MJ。Lightning currentConducting fabric region实验结论:电弧引入后,环氧树脂膜局部被烧蚀掉,下层铜网局部 被烧蚀,底层碳纤维未出现开裂或烧穿。数据来源:西安爱邦电磁技术有限公司雷电与电磁环境实验室导电效果123456电弧引入前电弧引入后电冲击后织物层反射波正常,底波回波正常,说明中间导电玻璃纤维织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