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最小化压力损失和并联电流.pdf

上传人: 淡然 编号:732479 2025-07-19 14页 1.05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下一代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压力损失和短路电流。关键点如下: 1. **半电池设计**:提出改变视角,采用更薄的电池(厚度4mm)和单框架概念来减少材料和组件,降低压力损失。 2. **优化电池堆叠**:通过增加电池数量和面积来提高电压,但同时面临压力损失和短路电流的增加。 3. **超深Mäander设计**:介绍了一种新型流框架设计,通过增加Mäander深度来优化电池堆设计,减少短路电流和压力损失。 4. **性能提升**:新开发的堆叠技术(4.0版)通过提高效率、减少体积和成本,实现了更高的能量密度。 5. **核心数据**:堆叠操作功率密度从250 mW/cm²提高到400+ mW/cm²;单框架设计减少了50%的组件。 6. **多种流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无机、有机、混合),实验室结果显示,流通过式(AEM)和流旁式(CEM)的电气效率分别达到81%和85%。 7. **发展路线图**:新一代堆叠平台,包括10kW、25kW、40kW和100kW的堆叠,采用超深Mäander设计,降低压力损失,保护短路电流。 总结而言,文章强调了在设计液流电池时,最薄且具有最佳压力损失和短路电流保护的电池将更具优势。
"如何降低下一代电池压力损失?" "超深Mäander设计有何优势?" "薄电池技术如何提升效率?"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