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资源委员会:2025北京市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1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自然资源委员会:2025北京市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141页).pdf(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绿道指南关于理念转变0201主要作用绿道指南是对绿道规划目标要求的具象化、场景化、实操化,是服务我市绿道高质量建设的“小百科”和面向群众和管理者的绘本式“工具书”。一方面围绕“什么是高品质的绿道”,提供一系列好案例、好做法;另一方面聚焦我市绿道建设当前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法。一是内容偏重案例化的策略引导,面向绿道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形成一系列增强市民体验、激发消费活力的“好点子”和“好做法”,不更改既有标准规范,没有强制性。二是聚焦当前绿道建设使用中的典型问题,为方便快速查询,提供按部门、按事项、按情景3种索引方式。三是梳理绿道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环节,找出政策堵点和管理裉节,提出
2、机制完善建议。主要特点内容架构绿道指南由总则、分类建设指引和实施策略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整体紧扣安全性、连通性、舒适性、便利性、经济性5方面目标,结合园林、水务、各区政府职责划分城镇休闲、滨水游憩、社区、山区森林4类绿道,统筹考虑绿道规划、建设、管理的3个阶段,形成19个重点应用场景并进一步细化为70项任务、140个提升改造要点。在表达上立足实用、易用、好用,以丰富图示、鲜活案例、简洁文字组织具体内容,具有一定创新性。未来面向新的使用需求和新的绿道类型,绿道指南还可按需适时续编,成为应需迭代、具有生命力的管理服务工具。总则编制背景关于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回答了“北京要
3、建设什么样的绿道”的问题。绿道规划绿道指南空间布局设计要点建设指引运营指引目标定位规划策略回答“北京要建设什么样的绿道”的问题回答“北京要怎样建设这样的绿道”的问题创新创新绿道规划:解读新内涵、满足新需求落实绿道规划:探索高品质绿道建设工作模式落实引导北京市绿道系统高质量建设指南要回答“北京要怎样建设这样的绿道”的问题。提出绿道内涵在不断迭代:从“公园绿道”向“城市绿道”直至向“多道融合理念下的新时代绿道”转变。提出“着力打造生态之道、健康之道、乐活之道、幸福之道,推动北京绿道系统成为首都城市新名片”规划目标。提到“面向不同使用人群和使用场景需求,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服务不同人群多元化主题绿
4、道”。绿道指南是绿道规划在实施层面的细化,旨在推动绿道规划落地实施,及时将关于完善绿道分类、注重经济性、激活消费场景等有关要求转为绿道建设的具体行动,深化细化绿道系统规划建设,为绿道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依据。0403市级绿道空间结构规划图编制依据关于18.北京市园林绿化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19.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20.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 年)21.北京市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规划22.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3.休闲绿道服务规范24.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25.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26.登山健身步道配置要求27.无障碍设计规范2
5、8.其他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划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城市绿化条例(2017年修订)8.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建城2016235号)9.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1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11.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1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15.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16.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17.朝阳等13个区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依据0605绿道指南涉及的实景案例、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相关说明面向人的使用需求和感受,突出强调五个方面的目标理念安全性是绿道建设的底线保障。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和公共信任。高品质绿道必须从结构安全、行为安全、应急防护等多维度构建防护体系,避免因设计缺陷或管理疏漏导致事故。通过防滑铺装、智能监控、应急设施等举措,降低事故率,还能增强公众使用信心,使绿道成为真正可靠的城市基础设施。1245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