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新能源 智能表面在汽车座舱中的交互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文新能源 智能表面在汽车座舱中的交互设计.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智能表面在汽车座舱中的交互设计从触控到感知的沉浸式交互革命杨景 2025.05.23目录智能表面发展现状智能表面在整车中的应用人机交互设计信号交互设计未来发展趋势核心价值与挑战智能表面发展现状了解智能表面当前定义及技术发展情况汽车智能表面定义多模态触控交互1、高灵敏度触控:响应时间低至30毫秒以内,支持滑动、多点触控等复杂手势。2、增加振动反馈功能:模拟真实按键触感(如轻按短振、长按长振),操作确认更直观。3、动态显示交互:通过Micro LED/OLED实现功能图标动态显示,未激活时界面隐藏,激活后显示功能界面。空间与美学优化1、极简座舱设计:通过集成化减少实体按键数量,透光表皮材料(如透光
2、革、半透明PU皮革)实现界面隐藏,使座舱整洁度提升40%。2、科技感与豪华感融合:动态光效:表面可呈现呼吸灯、流水灯效,增强视觉冲击力。材质创新:真木、金属、织物等天然材料与电子功能结合,例如木质纹理LED氛围灯。轻量化与集成化1、结构减重:塑料基材替代金属/玻璃,结合IML/IME工艺减少30%厚度,整体减重达25%-50%。模内电子(IME)工艺将电路集成至薄膜,减少90%线束与连接器体积。2、多功能集成:单一表面集成触控、显示、传感器等功能。汽车智能表面定义是一种融合电子传感器、显示技术、触控交互与材料科学的创新内饰/外饰技术,通过将功能模块(如传感、显示、照明、温控等)与内饰材料(皮革
3、、塑料、玻璃、金属等)深度集成,实现传统装饰部件的智能化升级。汽车智能表面发展现状:技术核心与材料创新触控+振动反馈成为主流,部分车型加入压力感应增强交互体验。主流方案IME技术普及,兼顾轻量化与复杂功能集成,提升制造效率。IME技术触控+压感反馈提升操作精准度,支持层级菜单等复杂交互。触控+压感反馈LED/OLED集成于透光表皮,支持动态信息显示。LED/OLED显示塑料材料成本低、易塑形,在智能表面中占比最高,应用广泛。塑料材料金属、木饰、透光皮革等材料用于高端车型,提升豪华感与质感。高端车型材料智能表面在整车中的应用探讨智能表面在汽车各部位的应用及设计价值应用区域与典型案例-方向盘采用触
4、控按键+实体按键混合模式,支持灯光控制、巡航控制、雨刮控制等。特斯拉Model S极氪X采用触控按键,支持后备箱开关、玻璃加热等。极氪X平面触控按键,支持滑动、点击操作,功能包括音量调节、驾驶模式切换等。红旗EHS9应用区域与典型案例-中控台深蓝SL03中控台有透光皮革氛围灯。深蓝SL03采用静电触控+花纹透过式面板,支持触控调节空调及玻璃加热功能,未激活时与皮革纹理融为一体。丰田凯美瑞中控台采用微孔透光材质,表面融入木质饰板与金属拉丝纹理,未激活时呈现天然材质质感,触控时通过背光显示功能图标(如多媒体控制)。昊铂HL应用区域与典型案例-车门车门隐藏式触控面板,集成玻璃升降控制、座椅控制、空调
5、控制。高合HiPhi X门板蒙皮采用隐藏透光设计。本田烨S7在前排车门通过新型融合工艺搭载smart touch光感触控板,未激活时与内饰风格融为一体,激活时可通过触控调节座椅位置或锁定/解锁车门。别克GL8人机交互设计深入研究智能表面人机交互的多种方式触摸实现方式单点触摸,自容检测灵敏度较高主要应用于触摸按键、滑动条、接近感应1D触摸几何A触控按键、极狐S空调面板等,利用单点触摸方案1D触摸案例多点触摸,互容检测灵敏度中等;主要应用于触摸板、触摸屏2D触摸讴歌RDX中控台中央触控区,利用多点触摸支持滑动、点击、双指缩放等操作2D触摸案例集成单点,多点触摸,Z向压力检测灵敏度高,误触规避;主要
6、应用于触摸面板,按键等3D触摸享界S9后排触摸开关增加Z向压力检测,准确感知按压深度3D触摸案例触摸反馈方式一、通过通讯报文,控制外部声源发声案例:大众ID4,ID6二、本地驱动发声元器件,常用蜂鸣器案例:红旗H5声音反馈触摸按键后由发声元器件发出相应声音,给用户进行操作反馈。目前常用方案有:控制外部生源发声、本地驱动发声元器件触摸反馈方式一、电磁铁工作原理:利用电磁作用原理,通电线圈产生磁场,将顶杆顶出,产生机械运动优势:成本介于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之间,振感强,适合应用于中大型开关劣势:体积大,所需空间大,能耗高二、转子马达工作原理:转子上安装一质量偏心的振子,转子质量中心偏离轴的中心;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