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5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部:2025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工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以融合发展为牵引,强化软硬协同,建立纺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先进机制,推动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
2、化,实现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到 2027 年,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 70%,打造 150 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60 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 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园区,培育推广 200 个以上示范作用强、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到 2030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2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二、重点任务(一)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一)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1.研发关键核心新技术
3、。研发关键核心新技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关一批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纺织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突破坯布瑕疵检验、染化料测配色及物流专用设备等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智能化加工技术等,打通全流程数字化制造断点。2.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服装家纺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建立由缝制设备、人工智能技术等构成的智能协同缝制系统。推广纺织高效短流程设备、专用自动化设备、在线检测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强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应用。3.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能耗信息、生产信息等数据,实现对工艺
4、、质量过程等深度感知。构建纺织行业数据管理体系,分类梳理行业数据,编制数据要素清单,形成行业基础数据库。鼓励地方、龙头企业建设区域级、行业级数据共享平台,整合产业链重点数据,创新数据使用、收益分配、协同治理等机制,促进数据资源高效对接、跨域共享、价值共创。34.加快工业互联网部署。加快工业互联网部署。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在纺织行业全产业链的生产过程管理、质量追溯等方面的融合应用;鼓励建设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数据汇聚、建模分析、知识复用、应用创新提供载体支撑。鼓励企业实施工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纺织工业重要
5、数据识别指南,强化重要数据识别和申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水平。5.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加速纺织专用算法与智能装备的研发,开发符合纺织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加大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织造环节的应用,提升疵点检测、判断和分类的准确率。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行业知识融合,实现用户需求图案的快速创造和颜色的精准识别,提高创意设计和快速打样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工作流程数据,挖掘潜在规律,协助企业优化生产工序,提升效率。(二)新模式新业态
6、创新应用行动(二)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6.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支持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人机交互、虚拟交互等方式获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广协同设计、云设计等方式,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4中的参与度,实现量身定做。构建服装服饰产品图案、民族特色专属纹样、素材、版型等数据库,加强与文化创意、动漫 IP 等跨领域设计元素融合,满足多样化市场消费需求。7.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推动产线柔性升级改造和一次成型加工技术发展,提高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大规模定制化加工能力。支持企业建立全链路的数字化智能中枢,发展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群聚式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