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2025香港弱势家庭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状况研究报告(繁体版)(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中文大学:2025香港弱势家庭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状况研究报告(繁体版)(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香港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狀況研究崔佳良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2025年5月4日2024/09/172025/03/042025/04/022025/04/032024/09/222024/10/30研究背景研究目標(1)弱勢家庭兒童與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普遍性及特徵;(2)弱勢家庭精神健康的結構性與個體性影響因素;(3)政策及服務建議研究設計研究期間:12個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法(Mixed-Methods)第一階段:質性研究目的:探索精神健康問題的普遍性與成因;識別影響因素,為問卷設計提供基礎方法:焦點小組訪談(Focus Groups)對象:兒童青少年及家長分析:主題分析法(T
2、hematic Analysis)第二階段:量化研究目的:驗證關聯性並擴大樣本分析;比較精神健康狀況與影響因素的差異與關聯性方法:結構式問卷調查樣本:包括目標弱勢家庭與對照組家庭研究對象與定義類別定義面臨的挑戰1.新移民家庭當中最少一位家庭成員來港定居少於七年面臨社會排斥、語言障礙及適應問題2.雙程證家庭家庭中當中最少一位家庭成員不具香港居民身份面臨身份不穩定及資源受限的挑戰3.單親家庭因離婚、分居或喪偶等原因導致單親的家庭面臨經濟壓力及家庭支持不足4.不適切居所家庭包括劏房、板間房或其他不適合居住環境的家庭居住條件可能對精神健康構成影響5.領取綜援家庭依靠社會福利支持的低收入家庭面臨貧困帶來
3、的多重壓力研究方法與樣本抽樣方法採用 目的性抽樣+配額抽樣法第一階段:質性樣本每類弱勢家庭:1 組家長焦點小組;及1 組兒童/青少年焦點小組,共 10 組焦點小組第二階段:量化樣本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及對照組家庭兒童及青少年總樣本數:640 名;有效樣本:638 名弱勢家庭:530 名對照組家庭:108 名質性研究研究結果樣本特徵(10組焦點小組 60位受訪者)組別新來港家庭雙程證家庭綜援家庭單親家庭不適切居所合計百分比男114601246.15%女541041453.84%平均年齡9.8311.81111.331010.79兒童及青少年受訪者背景資料(N=26)新來港家庭雙程證家庭綜援家庭
4、單親家庭不適切居所合計百分比男0000000%女7789334100%照顧者受訪者背景資料(N=34)質性數據分析中發現的關鍵因素1)網絡數碼成癮2)資源匱乏3)親子關係複雜4)同儕支援少5)校園欺凌與歧視6)自主與私隱感低7)學業壓力大8)自尊心低落兒童及青少年對精神健康狀況的理解多樣,描述複雜,需要更為全面的評估工作量化研究問卷結構LayerComponentsMeasurementPrimarylayerSES(include Poverty)(1)Family background,(2)Poverty,Disadvantages andChildrens Well-beingPare
5、nt-child relationships The KIDSCREEN-52 Parent Relations and Home Life(6items)Peer support and bullying The KIDSCREEN-52 Peers and Social Support(6 items);Bullying(3 items)Mental health or children-wellbeingTheKIDSCREEN-52PhysicalWell-Being(5items);PsychologicalWell-Being(6items);MoodsandEmotions(7i
6、tems);SelfPerception(5items);Autonomy(5 items);PHQ(2 items);GAD(2items)Second layerAcademic relatedEducational Stress Scale for Adolescents(ESSA)Internet use/addiction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10(CIAS10)Third layerHope and expectation The Childrens Hope ScalePrivacyPerceived Privacy Inva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