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咨询:2019影中探光:剖析中国影子银行(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维咨询:2019影中探光:剖析中国影子银行(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影中探光 剖析中国影子银行作者沈联涛 (Andrew Sheng)艾宏德 (Christian Edelmann)盛海诺 (Cliff Sheng)胡文静 (Jodie Hu)目录简介 2 1 正确看待中国金融体系 42 中国影子银行背后的驱动因素 83 中国影子银行的性质和风险程度104 监管方案建议 235 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25附录 28版权所有 2015奥纬咨询和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保留所有权利 1简介中国以相对赢家的姿态渡过了全球金融危机。过去几年,中国的GDP在强有力的信贷扩张推动下持续高速增长,领跑大多数国家。人民币具有足够的流通性及长期升值的普遍预期,正迅速成为国际公认的交易货币
2、。尽管自2007年以来股票市场萎靡不振,但是中国的金融或房地产行业未出现基本层面的重估。与美国和南欧市场相比,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表现坚挺。然而,当经济开始减速时,“中国模式”再次受到质疑。外界尤其担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对信贷“推手”的依赖。最近,有观点指出中国的“雷曼时刻”即将来临,中国的影子银行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催化剂。我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毫无疑问,中国的金融系统亟需改革。对此我们已在早前2020亚洲金融展望一文中作出论述1。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在总体上,尤其在影子银行这一领域备受误解。因此,本文旨在“影中探光”,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剖析。第一部分旨在引导读者正确看待中
3、国金融体系。在我们看来,当前影子银行的风险仍然可控,但应当给予迫切关注,避免经济减速时相关风险的蔓延扩散。在扣除全部负债后,中国的主权资产负债表仍显示有87万亿人民币的净资产盈余(占GDP的184%)。我们还发现,在大部分讨论中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被夸大,因为该比例并未考虑中国企业所持的巨量存款。最后,中国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国,任何出现的债务问题均属于国内范畴,不会直接产生全球系统性影响。第二部分旨在分析中国影子银行背后的驱动因素。鉴于中国独特的银行监管制度,尤其是银行信贷限额监管及国内银行通过“滚动”短期贷款发展资产规模的普遍做法,影子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银行提供表外信贷的主要手段。它
4、的出现在一端满足了那些无法获得国有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在另一端通过财富管理产品的形式为投资者提供替代存款的投资产品。1 奥纬咨询及经纶研究院:2020亚洲金融展望(2013年),详见: http:/ 2015奥纬咨询和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保留所有权利 2第三部分旨在根据中国国情界定影子银行并审视其潜在风险。首先,我们观察到传统的规模统计未能很好地解决双重甚至三重统计的问题。对此我们采取资金“来源”和“使用”的方法解决这些重复统计问题,从而确定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为31万亿人民币。这一数字显著低于将各类影子银行相关产品简单汇总相加的计算结果,即大约57万亿人民币。其次,我们测
5、试了多个情景下中国影子银行的不良贷款(NPL)比例。基于乐观和悲观情景,我们估算影子银行不良贷款率为4%至16%。在比悲观情景更为糟糕的“灾难”情景中,我们估算影子银行不良贷款率会上升至24%。即使在此类灾难情景下,这一数字“仅”为银行不良贷款估算总额的6倍。最后,基于不同产品与银行体系的联系,我们将影子银行分为三个层面,其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的比例各不相同。整体来看我们发现仅22%至44%的影子银行不良贷款会“转移”到正规银行体系。由此即使在“灾难”情景下,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只上升大约4.3%。第四部分旨在探讨监管方案。我们研究了影子银行的监管方案,并向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建议一个比较全面的短期行动
6、方案,包括需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需要加快实施存款保险制度(预计将于2015年实施),需要建立市场化的客户信用评级机构,并实施法律实体标识(LEI)制度。我们建议更为长期的举措包括需要重新设计和简化监管模式及降低对银行主导金融服务的依赖。 最后, 我们认为, 中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债务, 而是股权:中国国有企业(SOE)以外的公司基本上缺乏股权融资,从而导致对债务的过度依赖。第五部分旨在展示中国影子银行“信贷”和“风险”观点的另一面:革命性的数字化金融业务模式。中国是数字技术采用速度最快的市场,同时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大型金融市场,拥有众多偏好新技术的年轻消费者。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对中国现有金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