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24全球车企成本分拆国内车企盈利能力提升追赶海外车企高盈利-250617(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24全球车企成本分拆国内车企盈利能力提升追赶海外车企高盈利-250617(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证 券 研 究 报 告证 券 研 究 报 告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汽车汽车 2025 年年 06 月月 17 日日 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2024 全球车企成本分拆:国内车企盈利能力全球车企成本分拆:国内车企盈利能力提升,追赶海外车企高盈利提升,追赶海外车企高盈利 我们整理了海外及国内共26家主要/重点车企的盈利能力及成本结构数据,以对比跟踪海外及国内车企财报数据背后的特征和趋势。本文中,财务指标经过统一口径调整;由于数据披露问题,不同指标/年份计算车系平均数所用车企略有不同;除ASP使用加权平均数外,车系平均数使用
2、算术平均数。其中本田、丰田财年与自然年不一致(上年4月至当年3月),利润表汇率换算使用年平均汇率、资产负债表使用年末当日汇率。具体指标计算方法、车系构成、详细数据见正文图表。盈利能力上,海外车企平均调整后毛利率高于国内自主盈利能力上,海外车企平均调整后毛利率高于国内自主 7PP(2024 年)。年)。较2023 年海外豪华-1.2PP、海外普通-0.1PP、国内自主+1.3PP,海外车企受成本、销量、电动化的影响下滑,国内自主随新能源销量规模化而改善。海外车企毛利率更高的原因主要为:海外车企毛利率更高的原因主要为:1)海外汽车产品结构更高端:海外车企 ASP 高于国内车企,海外市场起步更早,目
3、前已以增换购为主,其定价能力和产品结构显著高于国内车企。2)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更稳定:过去 5 年海外与国内车企 ASP 差距拉大,相较于国内,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较稳定、竞争较平稳,直接影响了车企盈利能力。海外车企平均调整后净利率高于国内自主约海外车企平均调整后净利率高于国内自主约 5PP(2024 年)。年)。相比 2023 年海外车企下滑、国内车企改善,与毛利率呈现相同变化趋势。海外车企费用率更高(主要由更高人工成本所致),因此海外与国内车企净利率差异小于毛利率。海外车企单车净利为国内车企的海外车企单车净利为国内车企的 57 倍,由高倍,由高 ASP 与高净利率共同导致:与高净利率共同导致
4、:2024年调整后单车净利,海外豪华 1.9 万元海外普通 1.5 万元国内自主 0.3 万元,从自主车企相对更高的出口单车净利也可以看到上述海外车市定价和竞争的特征。相比 2023 年,海外豪华-0.7 万元、海外普通持平,国内自主+0.6 万元,海外豪华受到欧洲能源和人力成本的影响,国内自主受电车规模上量、成本改善而提振盈利。成本结构上,海内外车企的差异与变化更多体现在研发与销售费用占比上。成本结构上,海内外车企的差异与变化更多体现在研发与销售费用占比上。2024 年车企可大致拆解为,总成本 100%=COGS 86%+销售费用 6%+管理费用3%+研发费用 5%+财务费用 0%。1)横向
5、对比:海外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占比更高,均高于国内车企约 0.5PP。2)纵向对比:近 5 年,海外销售、研发费用占比下降,而国内占比提升。体现国内车企在竞争、电动、智能的大背景下销售、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而海外研发/总成本占比下降主要受到 COGS 占比提升的影响,估计与整体材料成本上升有关。虽然海外车企产品结构、盈利性好于当前中国车企,但考虑到发展阶段不同,虽然海外车企产品结构、盈利性好于当前中国车企,但考虑到发展阶段不同,同时自主车企通过电动智能变革、中国制造业优势已经开始获得销量、份额及同时自主车企通过电动智能变革、中国制造业优势已经开始获得销量、份额及ASP 上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未上
6、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未来自主车企的产品结构、盈利性有望持续提来自主车企的产品结构、盈利性有望持续提升。升。2020-2024 年:年:1)销量:自主乘用车销量从 739 万辆持续提升至 1777 万辆,是自主车企在电动化背景下,产品、品牌、供应链和研发等维度竞争力增强的综合体现。2)份额:自主乘用车份额从 37%持续提升至 65%(中国市场),今年前 5 月升至 69%。随自主车企竞争力提升,未来份额有望继续提升至 80%以上。3)ASP:自主车企从 7.9 万元持续提升至 10.3 万元,随国内增换购占比持续提升,同时自主车企依托电动智能的优势开始在 20 万元以上市场具备一定话语权,自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