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报告(2025年)(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智库: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报告(2025年)(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科技与标准研究赛迪研究院 主办2025 年 5 月 15 日总第 70 期3第期本期主题 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2025 年)所长导读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的核心引擎,凭借其颠覆性创新与指数级成长特质,已成为重塑产业格局、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力量。当前,各地竞相布局独角兽企业培育赛道,旨在通过技术革新、业态融合与模式突破,加速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生态持续扩容,区域分布从高度集聚逐步转向多极协同。面对区域发展不均衡、创新要素流动壁垒等挑战,赛迪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立足动态监测与前瞻研判,继续分析“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评价体系,旨在为地方政府优化培育策略
2、、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提供决策参考。期待业界同仁对研究成果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助力我国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赛迪智库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所长 程楠2025 年 5 月 15 日本期主题: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2025 年)一、2025 年指数整体情况1(一)地区差异1(二)指数分级3二、指数分项指标情况5(一)创设基础5(二)成长潜力7(三)发展绩效9三、总体结论及建议11目 录 目 录 CONTENTS本期主题: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2025 年)科技与标准研究2025 年第 3 期1自 2013 年独角兽企业概念提出以来,这类具备强大创新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群体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在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窗口期,加快独角兽企业成长既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抓手,也是重构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地方政府作为直接培育主体,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构建创新生态,持续释放制度性改革红利。2024 年,赛迪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首次构建并发布了“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旨在科学评估各地区培育独角兽企业的能力与潜力。基于最新数据与研究框架,本报告对2025 年指数进行更新与分析,以期为地方政府优化培育策略、提升发展质效提供更具时效性与针对性的参考依据。一、2025 年指数整体情况(一)地区差异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的地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这种分布不仅反映了
4、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环境的差异,也揭示了地理和政策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北京市以 67.3 的指数高居榜首,该地区凭借其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中心的独特地位,集中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机构,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期主题: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2025 年)专业就是实力 精准就是品牌科技与标准研究2025 年第 3 期2热度指数呈现出东部向西部递减的态势。东部沿海及中部省份的热度指数位居前列,得益于这些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较高的开放程度、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资本资源。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紧随北京之后,
5、分别以 67、50.4、48.7 和 47.6 的指数位列前五名,这些地区经济总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创新资源丰富,是独角兽企业的重要聚集地。中部省份的热度指数表明,国家级战略城市群是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其内部省市热度指数呈现明显的集聚优势。上海、江苏、浙江等下游图 1 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区域分布情况资料来源:赛迪智库整理本期主题:独角兽企业区域热度指数研究(2025 年)科技与标准研究2025 年第 3 期3省市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密集的科研投入和活跃的金融市场,持续吸引独角兽企业落户;而中上游的湖北、重庆、四川等节点省份,分别以 25、22.3
6、和 21.4,在全国位列第 7 名、第 9 名和第 10 名,凭借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和区域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次级增长极。西部地区的低指数提示我们需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这些地区虽自然资源丰富,但要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技术创新的动力,还需克服地理和交通的不便利,提供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政策层面,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经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这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独角兽企业热度指数的分布反映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