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硅产业-国产半导体硅片航母12英寸硅片放量释放弹性-220428(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硅产业-国产半导体硅片航母12英寸硅片放量释放弹性-220428(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电子 2022 年 04 月 28 日 沪 硅 产 业-U (688126) 国产半导体硅片航母,12 英寸硅片放量释放弹性 报告原因:首次覆盖 买入(首次评级) 投资要点: 国产半导体硅片领航者,控股新昇、新傲、Okmetic 三大子公司,持续加码 300mm 大硅片。公司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率先量产 300mm 大硅片,主营业务包括: (1)200mm 及以下尺寸硅片(含 SOI 硅片,新傲科技与 Okmetic) ,主要用于生产射频前端芯片、传感器、模拟芯片、分立器件等,21 年收入为 14.2 亿元,yoy15.8%
2、; (2)300mm 大硅片(上海新昇) ,以轻掺抛光片为主,主要用于生产存储芯片、图像处理芯片、通用处理器芯片等,21 年收入为 6.88 亿元,yoy 达 117.9%,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加码 300mm 大硅片,产能逐步释放进入放量期,产品量价齐升。(3)受托加工业务:主要向 Soitec 提供 SOI 硅片受托加工服务,21 年收入为 2.97 亿元。 行业壁垒高,国际前五大厂主导行业,供需错配下国产迎黄金窗。 (1)市场规模及格局:半导体硅片作为制造芯片的基石材料,2020 年占半导体材料比达 35%,市场规模已超过120 亿美元,目前仍严重依赖进口,全球前五大厂合计市占率 86.6%
3、,国产龙头沪硅产业全球市占率仅为 2.2%。 (2)高行业壁垒:半导体硅片要求达 9N 以上的超高纯度,且对单晶、成型、抛光等工艺都有很高要求,行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此外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实现盈利,且下游晶圆制造企业对新入厂商态度谨慎,客户认证周期长,由此行业形成技术、人才、认证、资金四大壁垒。 (3)行业现状:全球晶圆厂大扩产,硅片供不应求,20-25 年,预计全球/中国 12 英寸硅片需求量将分别从 600/80 万片/月增至820/200 万片/月,硅片厂扩产滞后,预计到 2023 年 12 英寸硅片仍将供不应求。 厚积薄发, 公司是国内硅片供需错配时局下的最大受益者。(1)
4、 技术实力领先: 实现了 14nm及以上逻辑、存储、图像传感器等应用全覆盖,先进制程晶圆制造用硅片及 SOI 技术国内领先。 (2)客户认证领先:供应台积电等国际大厂,并实现国内主要芯片制造厂商的全覆盖。 (3)已有产能及量产规模国内领先:公司拥有 200mm 及以下尺寸硅片产能 45 万片/月,300mm 硅片已有产能 30 万片/月,是国内规模最大量产 300mm 硅片正片企业,新增 30 万片/月 300mm 硅片及 40 万片/年 300mmSOI 硅片,2024 年达产。 (4)度过客户认证期,12 英寸硅片放量,产品单价上涨+规模效应改善毛利率。 盈利预测与估值:给予公司 PB4.
5、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作为国产半导体硅片领军企业,公司技术水平、产能、客户资源均领先于可比公司,未来有望成为世界级半导体硅片厂商,我们预计公司 22-24 年营收为 36.60、45.68、61.2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1、3.87、6.24 亿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5.9、6.1、6.5 元/股。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2年 PB3.4x,参考可比公司立昂微、神工股份 PB 估值,给予公司同行平均 PB4.5x,目标价26.3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竞争力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造成短期产销不畅的风险。 2022 年 04 月 28 日 市场数据
6、: 收盘价(元) 20.08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39.5/19.4 市净率 4.8 息率(分红/股价) -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 27033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2958.28/10652.90 注: “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每股净资产(元) 4.2 资产负债率% 35.45 总股本/流通 A 股 (百万) 2720/1346 流通 B 股/H 股(百万) -/- 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 证券分析师 刘靖 A0230512070005 刘建伟 A0230518010003 研究支持 袁泽强 A02301210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