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纵横:2021年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报告(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道纵横:2021年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报告(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01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2研究介绍调研结果分析总结与建议目 录1.1 研究背景1.2 研究范围1.3 研究与评估指标0101020508192425272.1 基本情况2.2 评估指标披露情况2.3 专题研究:企业环境风险管理3.1 披露现状总结3.2 问题和挑战3.3 建议商道纵横是中国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的独立咨询机构,专注于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与责任投资(ESG)的咨询服务。我们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致力于携手客户制定及实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设有办公室。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
2、 CSR 专业咨询机构之一,商道纵横在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与责任投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提供涵盖 CSR 战略规划、CSR/ESG 报告辅导 / 编写、利益相关方沟通、公益项目设计 / 监督与评估、案例开发、责任投资等全面的咨询服务。本报告是商道纵横的例行年度研究成果,如对报告内容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01研究介绍1.1 研究背景1.2 研究范围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在顶层设计和规划上不断完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政策引导上,我国通过一系列的货币、信贷、监管政策作为支持,推进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工作的质量提升,并加强绿色评级和行业自律。2021 年 7 月,央行正式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
3、披露指南金融行业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 细化了环境信息披露标准。 百余家金融机构以此为依据, 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非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方式进行机构的环境相关信息披露。2021 年 3 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同时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此外,我国在能力建设上,持续推进气候和环境风险分析及压力测试等手段,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管理和应对气候与环境风险的能力。一系列的新政都在鼓励金融机构搭建相应机制,通过开展绿色业务、践行绿色运营等形式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和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实践,并
4、利用试点机构率先探索管理路径和积累经验。作为绿色金融的领先地区,目前大湾区在绿色金融发展上持续创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制度,逐步细化有关环境信息的披露标准。2021 年 2 月,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启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对象涵盖大湾区内地八市 13 家法人银行机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因此,在去年深圳市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大湾区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一次全面调研,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大湾区金融机构在现有政策背景和制度要求下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更好的分析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实施现状。总结金融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
5、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为改进和提升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提出建议。本文结合 2020 年度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参考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第三十九条对环境信息披露主体的规定,选取了部分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大湾区内注册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已经享受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的金融机构,以及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大湾区资产规模五百亿元以上的银行、资产管理规模一百亿元以上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五十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资产管理规模一百亿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研究。其中,今年的研究在去年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调整: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02从去年的 76 个增长至 119 个
6、(34 家银行、17 家保险公司、36 家证券公司和 32 家基金公司),新增了 20 家银行、7 家保险公司、21 家证券公司和 7 家基金公司;从深圳市扩大至粤港澳大湾区;新纳入了有关气候变化风险和绿金行业标准的相关文件,人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是今年的重点参考文件之一。在研究地域上在研究样本数量上在参考文件上1.3 研究与评估指标1.3.1 研究方法1.3.2 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基于各金融机构官网、相关监管机构官网、行业组织官网及媒体等渠道收集和提取样本机构披露的环境信息(限于 2020 年度披露的信息,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