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财经:2018年中国“新零售之城”发展报告(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T财经:2018年中国“新零售之城”发展报告(36页).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18年4月 前言:当我们谈论新零售时,为什么要讨论城市? 中西正雄1996年提出的新零售转轮理论认为,技术变革因素是零售业态变革的动力,随着新技术变革的酝酿而生,新的零售业态类型 也将随之出现。 20年后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他认为新零售包含了“线下与线上零售深度结合,再加智慧物流,服务商利用大 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正如阿里参谋长曾鸣总结的,新零售的本质是因为新技术的驱动,是因为数据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算法成了未来最重要的流水线。 这是继百货店、连锁店、超市、专卖店、无店铺零售之后,一场进行时的零售业变迁。无论是因为激烈的业态竞争还是日趋饱满的消 费者需求催生
2、出了新兴的零售业态。城市,作为零售业的承载体,作为最集中、最高效的完整的商业系统,一直是零售行业变迁最好 的见证者,它也因为零售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因此,当谈论新零售时,我们无法避开讨论这些最早承载新业态的城市。 而纵观中国的零售业变迁,我们挑选了四座典型城市,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 作为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几大中国经济圈的商业范本,这里汇聚着区域乃至全国最优质的商业资源,它们拥有全然不同的商业基 因,它们都正在亲历这场新的零售变革,或许也都即将面对零售体量和活力排位被打乱的现实。 毕竟存量只是过去,基于新技术、数据驱动的新的商业协同网络的打造和城市人需求的精准匹配满足决定了谁
3、会是这场新零售变迁中 的排头兵,谁是追随者。 自然,新的商业协同网络的建立离不开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因此我们尝试将各个城市的新零售氛围“量化”比较,寻找出当下中国的新零售之都。 PART1 究竟谁是新零售之都 PART2 企业引领搭建新零售场景 PART3 消费者新零售意识的觉醒PART4 政府扶持共创智慧城市 PART1 究竟谁是新零售之都 零售基数:上海重返第一,杭州增势迅猛 从近十年(2008-2017)各城市零售业的体量,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北京和上海毫无疑问领跑中国。在时隔十年后,上海消费品零售总额赶超北京、位居国内第一。但在增长态势方面,近年来领先的是杭州,其于2008-20
4、17年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5%,相比,北京这一数字不到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变化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25.0% 20.0% 15.0% 10.0% 5.0% 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统计局网站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统
5、计局网站 零售增量:上海依旧最为亮眼 我们用“新零售指数”(新零售指数=企业活跃度*35%+消费者参与度*35%+政府扶持度*30%)来评估各城市的新零售活力。透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商业文明历史悠久的上海,在眼下的新零售实践中综合实力依然最为亮眼:在衡量企业和消费者新零售参与度的两大指标(“企业活跃度”和“消费者参与度”)得分上,上海的优势最为明显。 其他方面,杭州在扶持新零售的城市服务基建上相对最完善,零售基础不错的北京在企业、消费者活跃度方面的表现也仅次于上海。 四座城市新零售指数比较 企业活跃度 消费者参与度 政府扶持度 总分 100 89 80 75 70 60 55 40
6、 20 0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数据来源:DT财经 上海:当之无愧的新零售排头兵 海纳百川、万商云集,素来是上海商业的特色。 自2017年“新零售元年”起,上海就成为业界引人瞩目的新零售桥头堡:阿里巴巴把新零售试验的第一站选在了上海,马云曾表示:“如果说要有一个城市能够代表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高度,我觉得只有上海。” 毫无疑问,上海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强劲的消费潜力,为新零售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支撑。 2017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988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超过50%,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同时,上海的品牌商和零售业态也是纷繁多样。有180多家跨国零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