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中国工程院:2021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走向碳中和的一个关键(50页).pdf

上传人: 理理 编号:69512 2021-12-02 50页 2.61M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关键点如下: 1. 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是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 2. 研究对电能的产生、输运与应用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如柔性化电力技术。 3.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能源安全的核心,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目标的关键。 4. 电能多元发展协调互补,化石能源电力与非化石能源电力将共同发展。 5. 发展水电、核电,提高核电装机容量,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发展智能电网和配电网,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实现能源互联网。 7. 推广储能技术,提高系统的可控性和灵活性,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相变储能等。 8. 推广电动车和氢能源,提高风、光的消纳能力。 9. 强化“身边取”和“分布式”,提高中东部地区能源自给率,缓解“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的压力。 10. 需求侧管理是一种灵活性资源,通过数字化管理,引导用户调整电力需求,维持系统平衡。 综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完全可能的,需要纵向发、输、配、用及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发展多种类型的商业化储能技术,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以实现安全、可靠、灵活的供电。
如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电力系统如何实现高质量电力输出? 数字化管理如何提升电网智能化和灵活性?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