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2018中国电力能源产业转型系列报告:天然气应用机遇(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华永道:2018中国电力能源产业转型系列报告:天然气应用机遇(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天然气应用机遇中国电力能源产业 转型系列报告2北京单小虎合伙人+86-10-6533-2166tiger.shan 香港丘志恩执行总监+852-2289-3477joshua.yau 单小虎先生(Tiger Shan)是合伙人,中国政府和公用事业联合负责人,近20年企业和咨询行业经验。专长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房地产领域,在城市规划、国际化、运营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丘志恩先生(Joshua Yau)是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常驻香港,有12年专业咨询、投资和行业经验,主要为自然资源、金融和工业品客户提供增长战略、产融结合、投融资战略和融资租赁等领域的服务。林骏达先生(Junda Lin)是大中
2、华区高级经理,常驻北京,主要为能源、公用设施、清洁技术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提供战略规划、行业分析、项目融资、清洁能源投资、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作者简介联系方式3作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天然气在中国能源行业的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天然气下游的应用中仍存在用气成本较高、市场化处于初期阶段、企业认知度较低和政策待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未来天然气的推广应聚焦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推动定价机制改革以体现天然气的综合价值,同时鼓励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提高系统效率,促进市场竞争,从而推动“十三五”天然气发展目标实现和行业可持续发展。概述4随着技术创新与监管改
3、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电力能源行业正向着清洁化、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攀升。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委联合发文,提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主体能源”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鼓舞了行业发展的信心。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中国推广天然气应用过程中,依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终端用户用气成本较高、市场化处于初期阶段、企业认知度较低、相关鼓励政策待完善等。 1. 用气成本较高。由于上游气源开采成本较高、其它气源主要依靠进口、中游天然气
4、管网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下游分销中间环节费用多等原因,导致在当前能源定价机制下,天然气和煤炭相比不具备经济竞争力。当前工业用气的终端销售价格要比城市门站气价平均高出70%(即1.3元/立方米),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为等热值煤炭的3.6倍,在环保等价值无法充分体现的情况下,天然气用户要承担较高的用气成本。 2. 市场化处于初期阶段。现阶段国内上游开采缺乏竞争、管道天然气商品定价机制不透明,虽然LNG(液化天然气)价格已逐步跟市场接轨,但整体上国内天然气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市场竞争不充分、供需变化有待价格的及时反映。市场化机制的缺乏也阻碍了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天然气行业。3. 企业认知度较低。很多企业对天
5、然气的环保价值、安全价值、高效率等特点缺乏了解,对于使用天然气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持怀疑态度。这种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意愿,阻碍了天然气政策推广的落地实施。 4. 相关鼓励政策有待完善。国家近几年出台多个政策法规,大力鼓励天然气产业发展,这些政策对推动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在落地实施中,存在监管不规范、补贴不合理、一刀切、缺少透明度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天然气消费用户的切身利益,甚至导致政策反复,影响了市场信心和稳定性。天然气应用市场发展挑战5虽然进一步推广天然气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是综合考虑天然气的环保价值、产品特征,以及国内依然较低的气化率,中国天然气下游消费市场
6、依然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地区与行业客观存在的差异,天然气的消费理应有序、有重点地推进,因地因业制宜,寻求最优的发展战略和应用场景。未来五年中国天然气产业下游的推广战略需要着重于四个方面:第一,将重心聚焦在具有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第二,将天然气清洁、高效、安全的价值体现在市场定价机制中;第三,通过技术创新将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产品进一步融合;第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市场竞争、提高供应效率。 1. 聚焦天然气附加值高的细分市场可降低阻力、提高效率从产业上来看,天然气在中国适合能源消费量高、消费区域集中、节能减排需求大、财务承受能力高的细分工业和商业用户。除交通、居民外,具体的消费产业主要可分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