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2017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演进之路(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耐德电气:2017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演进之路(17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工业物联网: 智能制造的演进之路 文/John Conway 概要 工业物联网(IIoT)并不是要摧枯拉朽的摒弃当前的自动化系统,并以新系统取而代之。其潜力在于工业物联网能够将现有的自动化系统与企业计划、排产和产品生命周期系统相联。这种覆盖整个企业价值链,可助力企业实现更佳业务控制的联结应如何实现?本白皮书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收集了相关专家关于工业物联网部署的一些观点。 施耐德电气 2 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企业的演进 简述 工业物联网(IIoT)往往会被描述成一场以意义深远的方式改变行业面貌的革命。实际上,工业物联网起源于十五年前富有远见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开发的技术与功能。由于全球范围内物联网
2、标准的创建与成熟需要时间,工业物联网的潜能可能需要另一个十五年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此期间,工业领域将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好的消息是,借助新兴的工业物联网技术,终端用户和机器制造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在技术与人员方面的投资。在部署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时候,采取“升级再利用” 的策略比 “淘汰换新”能够实现更好的业务控制。此外,这种谨慎的方式将使智能制造企业的演进更加高效、安全与可持续。 工业物联网的出现给负责工业企业运营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希望也有困惑。早期对于工业物联网的热议往往聚焦于技术升级对于现有自动化平台的冲击。 当然,涉及范围极广的大量应用确实是阻碍人们了解工业物联网潜力的挑战之一。例
3、如,智能企业控制方面,我们会看到既能实现大规模定制又可以最小批量生产的自主型机器与设备。在资产性能方面,随着智能传感器的成本下降与数量增加,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有助于企业提高业绩并增加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新一代“增强型”工人将能够充分利用包括移动终端和增强现实在内的尖端技术。随着获取跨部门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他们的工作被简化,生产系统却能够创造出更大的利润。 这些变化中有一部分会在中短期内变成现实,另外一些则是随着新的国际工业物联网标准的创建,以及最终用户和 OEM 厂商不断为其旧系统添加功能而逐步实现。 定义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工业物联网的认知是一致的,即智能联接的资产(物)应作为更大型系
4、统或构成智能制造企业的众多系统中的一部分来运行。这些“物”的智能化功能各不相同,覆盖了从基础的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到控制、优化乃至全面自动化运营的各个层面。 智能制造企业由拥有更高级别智能核心的智慧机器、智慧工厂与智慧运营组成。这些被连接的系统依托于开放、标准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可以确保设备与信息被安全访问的云技术。这使用户能够利用新的高级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移动技术加以利用,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由此,这会使企业提升效率与盈利,加强网络安全与技术创新,获得更好的安全管理与绩效管理,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智能制造 企业 尽管工业物联网的长期影响还难以预测,但以下三种操作场景将是智能制
5、造崭露头角的领域: 智能企业控制 工业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智能互联机器及智能互联制造设备与更广泛企业的紧密集成。这将促使制造业变得更加灵活高效,从而提升盈利能力。智能企 施耐德电气 3 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企业的演进 业控制被视作一个中长期趋势,但其实施十分复杂,需要创建全新的标准以支持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系统的融合。 资产性能管理 无线传感器的低成本部署、方便的云连接(包括广域网)和数据分析可显著提高资产性能。这些工具支持从现场轻松收集数据,并实时将其转变为可操作信息。这将进一步改进业务决策和前瞻性决策流程。 增强型操作者 未来员工将利用移动设备、数据分析、增强现实和透明化连接提
6、高生产效率。由于老一代工人(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1946-1964)大量退休,操作核心业务的熟练工人出现较大缺口,而年轻一代的接班人员更习惯于以指尖触控的方式获得各种信息。在工业物联网时代,这些信息将通过他们熟悉的方式实时提供。也因此,相比以机器为中心,未来的工厂将会更多的以人为中心。 这三个领域紧密相关,但也有各自的不同。例如,部署这些操作环境的时间,以及它们所适用的自动化细分市场类型也不尽相同。 在以上提到的三个领域之外,这里还有其他两个领域协作机器人和3D 打印与我们讨论的工业物联网相关。因为这二者是特定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制造企业,所以并未在本白皮书中详述。 智能企业控制 新一代工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