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内镜-创新驱动的国产高端软镜龙头-220329(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华内镜-创新驱动的国产高端软镜龙头-220329(37页).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首次覆盖 澳华内镜(688212.SH) 2022 年 03 月 29 日 买入买入(首次首次)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 当前价格(元):44.26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王艳王艳 邮箱: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沪深 300对比 1M 2M 3M 绝对涨幅(%) -6.25 20.90 14.16 相对涨幅(%) 3.36 30.31 30.74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澳华内镜(澳华内镜(688212.SH)
2、:创新创新驱动驱动的的国产高端软镜国产高端软镜龙头龙头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澳华内镜是国内稀缺的软镜龙头, 公司围绕消化科室开疆拓土, 布局内窥镜设备(主机、镜体、周边设备) 、内窥镜诊疗耗材一体化平台。公司成长路径清晰,顺势而起的国内软镜赛道+进口替代的内生破局+公司中高端产品自主创新,公司收入端 22 年起预计将高速放量,23 年有望迎来利润快速释放。 顺势而起的国内软镜赛道,顺势而起的国内软镜赛道,软镜市场步入高景气赛道软镜市场步入高景气赛道。国内软镜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2019 年市场规模约 53.4 亿元,根据招股书 25 年有望达到 81.2 亿元。从内镜诊疗到
3、早筛预防,推动国内未来内镜需求的持续释放,消化道癌症高居国内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榜首,纵向看国内消化道内镜普及率已有显著提升,横向对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日韩,同时从结构上看,我国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医院占比仅为 27.88%,基层医疗机构蕴含广阔的内镜开展空间。早期诊断是改善胃癌发展的关键,内镜检查已成为主流,我国早期诊断率仍不到 10%,相邻日韩 70%/55%,我国消化道癌症早筛提升空间巨大。 行业进口替代的内生破局,国产品牌突围而出行业进口替代的内生破局,国产品牌突围而出。当前国内软镜日本三大巨头的高度垄断,奥林巴斯、富士和宾得三家占有国内 90%以上的市场。究其原因,老牌企业先发优
4、势明显,在产业链条多环节铸就软镜高壁垒,已建立产业和品牌护城河。深圳开立和上海澳华陆续推出 HD550、AQ200 等高清内窥镜产品,填补国产高清内窥镜的空白, 尽管占比还小,但已当属国产头部软镜公司。 随着国内上游产业链的完善、专利技术的突破及国内厂商在院端教育的建立完善,我们认为国产内镜品牌有望加速攻破海外龙头的垄断,破局国内中高端内镜市场。 AQ-200 旗舰领航,创新打造国产高端软镜平台新势力旗舰领航,创新打造国产高端软镜平台新势力。 1)产品端:产品端:量价齐升态势起,内生外延打造内镜诊疗一体化平台。量价齐升态势起,内生外延打造内镜诊疗一体化平台。公司内镜主机及镜体总体呈量价齐升态势
5、, 2019 年软镜主机销量+36.4%, 镜体销量+50%。 2020受制于疫情销售放缓,疫情后有望快速恢复。公司稳步推进中高端市场,AQ-200是公司进军高端市场的第一枪,对标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端 AQ-200 比肩国外巨头,价格端 AQ-200 性价比优势显著。抛开疫情影响整体来看,AQ-200 系列收入占主机、镜体比重逐步提升,目前在中高端市场已有了不错的反响, 带动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除疫情扰动外, 价格总体呈上行态势,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 23年有望进一步推出 AQ-300,主打高端市场,直面进口竞争。同时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持续补齐内镜主机、镜体、周边设备及诊疗耗材产品线
6、,打造一体化内镜解决方案供应商。 2)营销端:多层级营销手段,营销端:多层级营销手段,内销外销内销外销齐头并进齐头并进。 公司国内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华东、西南、西北为主,直销+经销+代销多管齐下,重点开拓西北、西南等与进口产品错位竞争的区域, 充分渗透县级/二级医院、 社区医院等; 同时依托 AQ200及以上高端系列加速开拓三甲医院。 海外地区, 公司 2018年 10月收购德国 WISAP作为欧洲市场重要营销中心,中高端内镜系列有望加速打开海外市场。 3)研发端:研发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升级。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升级。公司 2018-2021H1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