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仕达:2021市场与人才趋势报告-智能制造与研发(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仕达:2021市场与人才趋势报告-智能制造与研发(6页).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2021年市场与人才趋势报告智能制造与研发.2关键发现.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要更快的融入到应用中制造业本土企业比跨国企业招聘更具竞争优势研发类、环保制造业方向的高科技岗位需求进一步增多候选人提高或重塑技能恰逢其时自2018年以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推动中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中国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0月全球制造业PMI值为54.5,较9月份增加了1.6,目前全球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这表明全球制造业延续了之前的复苏增长趋势,且呈现出加快复苏的节
2、奏。但整体来看,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从疫情的常态化的发展趋势看,疫情的影响将持续作用于全球工业体系,改变产业链供应链现有格局。为应对当前的变化,中国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将日益凸显,也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统计,中国国内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占国内就业总量的75.9%,可以看出扩大内需更好的带动就业增加,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及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国际竞争愈加激烈,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速了制造业的转型趋势。
3、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要更快的融入到应用中,智能制造体系搭建更加完善,打造专属的智能技术优势。此外,企业数字化意识被逐渐唤醒,促使大家加深对经营环境安全性的认知,同时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弹性,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人才技能逐渐向智能化转变,大量本地企业招聘需求增加。本报告将从宏观行业趋势、人才趋势、薪资状况、思考与建议四个维度,侧重从当前的热门领域:半导体、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展开来探析解读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市场现状与趋势。3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依然保持重要性, 从招聘职位数量来看, 跨国企业招聘目前虽然有一些增员计划, 但数量相对保守。本土企业在疫情及中美贸易战之后,反而获得了一
4、些竞争优势。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 2021 年第二季度全国“ 最缺工 ”的 100 个职业排行榜显示,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明显,新进排行30 个职业中, 近半数与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相关,所需职业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 其中,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 、“ 多晶硅制取工 ” 、“ 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 、“ 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 ”等职业新进排行。 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 由于国外的大量订单转移到中国, 华南区本土制造业的企业招聘约从往期的五成增加到九成。另一方面,部分外企即将增加在中国的研发规模,研发中心亦或从其他国家挪至中国。 埃森哲战略的研究
5、发现, 三分之二的跨国企业高管认为,未来十年, 中国本土崛起的跨国企业将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并将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对现有跨国公司秩序形成极大挑战。牛津经济研究院2019年曾发布报告指出,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 1.6 个岗位,截至 2030 年,全球制造业就业将因此减少 2,000 万。 虽然机器能取代大量普工需求, 却依然难以撼动很多高级技工的岗位。整个制造业都是在从过往的一个叫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向于技术研发为导向的一个制造业的一个变化过程中,其就业门槛逐年提高, 知识型、 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为主流。2021 年人才市场招聘过程中, 既有各类智能、 5G、 汽车制造等产品设计及制造
6、, 研发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 视觉工程师等各类职位的常规需求,也逐渐衍生出工业机器人安装、 调试、 维护和维修, 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操作等新兴需求,这些脱离了对以往常规制造业蓝领基础化操作知识的需求,增加了对候选人在专业化, 高端化, 综合性等方面的要求。从疫情的影响方面来说,疫情前制造业处于萎缩状态, 企业较为保守谨慎。 伴随疫情爆发,更多企业选择裁员来降低成本。 然而, 2021 年疫情复苏, 企业观念产生转变,制造业不再单单是人工制造, 智能化、 数智化更为需要, 甚至可以替代人工。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 2020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