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比研究院:2022中国智能制造软件市场研究及选型评估报告(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比研究院:2022中国智能制造软件市场研究及选型评估报告(68页).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2中国智能制造软件市场研究及选型评估报告出品机构:海比研究院| 研究指导:曹开彬、李朝政| 研究团队:李进宝、姜楠| 发布时间:2022.031核心观点 本报告的研究标的是采用了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软件,对于未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软件不在本次研究范围。 本报告基于生命周期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智能制造软件产品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运维服务类。 智能制造软件产业链共有五大环节,厂商处于中游的产品开发环节,上游是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下游是下游生态和企业用户。行业概况 2021年智能制造软件市场规模为1438.7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保持较
2、快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4%,将于2026达到3202.2亿元。 智能制造软件的高增速拉动其在工业软件中的占比持续增加,2021年占比为59.6%,预计2026年将达到68.2%。市场规模 混合云已成为主要的智能制造软件部署方式,其后是公有云(占比31.7% )、私有云(占比30.0% ),未上云( 1.1% )。 智能制造软件产品的采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往以买断式为主,当前以年租式为主。 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智能制造软件应用最多的行业,从累计企业用户数量维度分析,该行业占比为17.1%,远超过其他行业。应用情况 制造企业对数据价值的重视程度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相关探索方向包括数据收
3、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和数据资产化等,因此表现出对大数据技术极高的关注度。无论用户规模大小,均表现出对大数据技术极高的关注度。技术关注度 研发设计类软件是智能制造软件国产化的最大短板,并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生产制造类软件国产化进度约为50%,在高端领域缺乏竞争力。 经营管理类软件国产化进度最领先,约为70%-80%。 运维服务类软件国产化进度约为30%。国产化情况2 轻量化、低成本、易维护的特点,促使智能制造软件朝SaaS方向发展。 产业链协同或将成为智能制造软件发展的方向。 设计仿真融合、云原生、低代码、AR/VR/MR正在赋予各类智能制造软件新能力。趋势展望CONTENTS02研
4、发设计类智能制造软件选型03生产制造类智能制造软件选型01市场环境分析04经营管理类智能制造软件选型305运维服务类智能制造软件选型06趋势展望01.市场环境分析4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工信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实现智能制造涉及到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本报告的研究标的是采用了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软件,未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软件不属于本次研究范畴。1.1 研究背景:研究范畴5采用了
5、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APP采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控制软件智能工作母机、协作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硬件采用了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软件。软件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图:智能制造软件与易混淆概念的关系示意图研究标的智能制造软件智能制造软件智能制造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1.1 研究背景:产品分类6资料来源:申万宏源、海比研究院,2022;产品设计CADCAPP生产工程CAMEDACAEPLM 研发设计类流程规划 生产制造类PLCHMI生产操作QMSDCSSCADA生产制造生产管理(车间级)MESAPC产品订单生产计划材料
6、供应APSMRPSCM仓储物流交付销售客户支持 经营管理类ERPWSMWCSCRM建造/投产运维服务报废与回收MROAPMPHM 运维服务类OAHRM 智能制造软件种类繁多,国内外没有严格统一的分类方式,目前主流分类方法是“基于生命周期的聚类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此分类方法,将智能制造软件产品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运维服务类。1.1 研究背景:选型评估模型7数字化产品选型评估认证模型-考察指标品牌能力产品能力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安全能力价值能力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人员规模 产品性能产品功能丰富度产品使用体验 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度 咨询服务部署服务售后服务 数据安全业务安全信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