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4年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报告(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4年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报告(43页).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城市绿色共建指数23编制单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在北京注册的公益环境研究机构。2006 年机构成立并发布蔚蓝地图数据库(),2014 年上线“蔚蓝地图”APP。成立以来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助力环境知情和社会监督,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和发展,促进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技术指导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RAES)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RAES)是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 1978 年 12 月 31 日,业务上接受中华
2、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指导。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国家队和主力军,CRAES 长期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支持单位:能源基金会(EF)能源基金会(EF)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专业性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于 1999 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致力于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依法登记设立代表机构,由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登记证书,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基金会的愿景是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
3、使命是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中国和世界完成气候中和,达到世界领先标准的空气质量,落实人人享有用能权利,实现绿色经济增长。能源基金会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专业基金会,作为再捐资者、协调推进者和战略建议者,高效推进使命的达成。报告编制:技术支持:指导专家:数据处理:技术开发:设计及可视化:阮清鸳、马军、马莹莹、沈苏南、王晶晶阳平坚、彭栓、吴雪芳杨尚宝、柴麒敏、朱媛媛、李岱青、刘欣、蔡博峰、覃栎果叶、祝莉、朱化宁、何方辉、李振山孙振方、余显芬、张静慈、刘琳楠陈双丽、郭华鑫、石欢、张楠、司文俊致谢:感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阳平坚、彭栓、吴雪芳等专家的技术支持。感谢王金南、万军、王倩、
4、白志军、秦昌波、汪震宇、艾濛、梁斯炜、吴琪、杨君、方应君等专家对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指标框架建设及报告编制的指导。城市绿色共建指数的编制和评价,融入了 CRAES 与 IPE 合作编制并持续开展的省市双碳指数研究,以及 IPE 在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编制并持续开展的城市垃圾分类指数研究。感谢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万科公益基金会对省市双碳指数、城市垃圾分类指数项目的支持。合作伙伴杨菲,实习生吴俊茹、苏航莹、王茜对该项目研究亦有贡献。封面图片来自蔚蓝地图网友,感谢 嘚嘣嘚 _1147479、以马内利 _985364、蔚蓝 _903320、蔚蓝无忧、燕超、春风扬州路、蔚蓝乖乖兔等蔚蓝网友。城市绿
5、色共建指数45目录CONTENTS1、项目背景2、指标框架 2.1 城市绿色共建指数的逻辑框架 2.2 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指标框架 2.3 指标释义、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2.4 城市绿色共建指数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3、评价方法 3.1 综合打分法 3.2 标准化赋分法 3.3 分位数赋分法 3.4 气候行动分指数指数评价模型4、评价范围一、研究背景0809091013192121222323241、城市绿色共建指数综合评价结果2、城市绿色共建指数分项评价结果 2.1 环境改善 2.2 气候行动 2.3 生态提升 2.4 高质量发展252929303132(一)、城市绿色共建指数评价主要
6、发现(二)、城市绿色共建指数分项评价发现 1、环境改善 2、气候行动 3、生态提升 4、高质量发展333738535860建议与展望附录 1、市民眼中的绿色城市附录 2、市民的气候行动附录 3、市民眼中的生物多样性附录 4、市民眼中的美好生活附录 5、参考资料687476788082二、评价结果三、评价发现四、建议与展望摘要城市绿色共建指数67摘要 研究背景 评价结果 城市绿色共建指数评价发现 建议与展望 附录城市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之一。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高碳排放、垃圾围城、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