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25年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简版)(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25年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简版)(10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顾问:赵玉文报告主编:赵颖李美成李海玲报告执笔人:第一章汪雷王文静辛颢李美成苏建徽茆美琴张彦虎董颖华第二章汪雷原帅严大洲汪晨杨德仁第三章王文静第四章辛颢李伟民沈凯陈涛第五章李美成方国家赵德威叶轩立马万里陈永华刘烽高中亮第六章苏建徽李明王诗语庄加才江才刘霄杨颖王环第七章茆美琴丁勇第八章张彦虎罗德俊韦安陈朋朋张锐张纯笑孙德亮李信鹏第九章陈晓溪董颖华秦筱迪陈志磊李红涛李源赵超第十章王文静附录:李海玲报告编辑:何梦园序 言2024 年作为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的重要节点,既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光伏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决胜之年。2024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277.57G
2、W,同比增长 28.3%,再创历史新高。总装机量达 886GW,同比增长45%。太阳电池产量达 684.95GW,同比增长 15.7%,产量连续 17 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 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8 月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光伏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这一战略定位标志着中国光伏正式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支撑力量。政策体系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效应在 2024 年实现了连续多年领跑全球的产业优势,更在关键技术领域屡次刷新世界纪录。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竞争态势。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持续对光伏科技给予支持,为光伏技术
3、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撑。本报告对 2024 年我国光伏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包含多晶硅料及硅片、晶体硅电池与组件、硫族化合物薄膜电池及组件、新型电池与组件、光伏功率变换器及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应用、数智化技术、标准及实证测试技术、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我国重大科技进展等章节,旨在客观描绘出我国光伏技术的创新全貌。报告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组织,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由于报告编制时间较短,难免有所疏漏,欢迎批评指正。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先进材料研究院、暨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对本报告编制提供数据支持,特此致谢!2025 年 4
4、 月1第一章光伏技术进展概要第一章 光伏技术进展概要1.1 晶体硅材料和硅片技术进展2024 年,晶体硅材料及其硅片技术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多晶硅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其中 2024 年全球多晶硅投产总产能约为 301 万吨/年,产量约 202.7 万吨。中国在全球多晶硅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产量约 182 万吨,占全球的 90%。多晶硅生产主要采用三氯氢硅法(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法。三氯氢硅法的技术进步集中在还原炉大型化、冷氢化处理四氯化硅、副产物综合利用、精馏系统优化等方面。单炉年产量可达 600-1000 吨,综合电耗介于 48 至 56 kWh/kg-Si 之间。硅烷法主要用于生产
5、颗粒硅,其优势在于低温分解、低能耗连续生产。REC 公司重启了美国生产线,但因市场原因宣布停产。国内企业则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颗粒硅总产能达 44.8 万吨/年,解决了“氢跳、熔体浑浊”等问题。直拉单晶硅片技术方面,重点在于氧浓度控制和电阻率均匀化。研究表明,高间隙氧浓度会导致 n 型 TOPCon 电池出现同心圆缺陷,影响效率。通过磁场控氧与工艺控氧两种方法,如双加热器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氧含量。此外,隆基绿能公开了基于Sb掺杂的n型硅片发明专利,提高了电阻率均匀性。外延光伏硅片技术作为新兴方向,受到了欧洲国家的关注和支持。NexWafe 公司的 EpiNex2?技术可直接在衬底上生长单晶硅片,
6、当前产品厚度为 110-130 微米,少子寿命达到 4ms,使用该硅片制备的电池效率可达 24%,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总体而言,晶体硅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设备大型化、能耗降低、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环保措施强化。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晶体硅材料将在光伏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助力绿色能源的发展。1.2 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技术进展2024年TOPCon电池占据主流市场,HJT电池总产能水平与上一年持平,BC电池引起关注。2024 年底,TOPCon 电池的组件效率为 22.8%,HJT 电池的组件效率为 23.02%,TBC 电池的组件效率达到 24.2%,反映了各种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