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数据:2025中外合作办学分析报告(高等教育)(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绩数据:2025中外合作办学分析报告(高等教育)(43页).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中外合作办学分析报告(高等教育)内容摘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明确提出,要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本报告立足于权威统计数据,通过政策演进、合作主体解析、典型案例实证三维度,系统解构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为研判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提供参考。中外合作办学分析报告(高等教育)前言当长江遇见密西西比河,当未名湖对话牛津塔,教育文明的碰撞正激荡出前所未有的创新能量。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开放的“活体实验室”,几十载耕耘已从政策试验田成长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支点。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的破冰之举,到教育强
2、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的顶层设计,政策迭代如同精密齿轮,驱动着合作办学从“规模增长”向“价值创造”转型。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明确提出,要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要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与此同时,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正经历从规模驱动向质量赋能、从要素整合向规则制定的历史性跨越。站在 2025 年的时空坐标回望,中外合作办学已超越单纯的教育供给。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与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持续深化的双重驱动下,中外合作办学已逐步演变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创新升级的重要引擎。本报告立足于权威统计数据,通过
3、政策演进、合作主体解析、典型案例实证三维度,系统解构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为研判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提供参考。目录第一章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脉络.1第一节 探索期(1978-1994 年).1第二节 建设期(1995-2002 年).2第三节 完善期(2003-2015 年).2第四节 深化期(2016 年至今).3第二章 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分析.5第一节 本科层次合作办学概览.5第二节 内地高校情况分析.7第三节 境外高校情况分析.13第三章 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分析.17第一节 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概览.17第二节 内地高校情况分析.20第三节 境外高校情况分析.26第四章 中
4、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典型案例.29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办学先行先试.29第二节 大湾区:粤港澳深化合作.33第三节 海南省:境外办学开放先锋.371 中外合作办学分析报告(高等教育)第一章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脉络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境外教育机构依法于中国境内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与创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经历了探索期、建设期、完善期和深化期四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合作办学道路。自 200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以来,中外合作
5、办学政策体系历经二十余年演进,逐步形成涵盖审批备案、质量评估和风险防控的多维度监管框架。第第一一节节 探探索索期期(1 19 97 78 81 19 99 94 4 年年)19781994 年,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核心在改革开放实用主义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复归常态并致力于培养对外开放初期急需的国际化人才。政府对高校自发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基本上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中立态度。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推进办学体制由单一国有向一主多元转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在聘请外籍教师讲学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中美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南京大学与约翰
6、斯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文化研究中心便是一项杰出的国际交流成果。为落实 1992 年十四大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国务院在 1993 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对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其中第一款第九条指出“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支持高校开拓对外交流渠道”。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原国家教委”)跟进发布了关于境外高校赴华办学问题相关通知。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核心,政策供给比较有限且零散,高校仅能从一些全局性政策中寻求参考依据,因此政策具有探索性特征。邹伯骏.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