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射频识别技术白皮书(2015)(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射频识别技术白皮书(2015)(74页).pdf(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射频识别技术白皮书 (2015 年 12 月)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目 录 引 言 . 4 1 概述 . 6 2 RFID 国内外市场情况 . 6 2.1 国际市场 . 6 2.2 国内市场 . 8 2.3 国际 RFID 发展模式和策略分析 . 9 2.3.1 国际 RFID 发展模式 . 10 2.3.2 国际 RFID 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 11 3 RFID 系统构架和分类 . 13 3.1 RFID 系统架构和组成 . 13 3.1.1 系统架构 . 14 3.1.2 前端数据采集系统 . 15 3.1.3 后台系统 . 16 3.2 RFID 系统分类 . 17 4 RFI
2、D 领域应用 . 21 4.1 概述 . 21 4.2 金融行业的应用 . 22 4.3 智能交通的应用 . 22 4.4 零售业的应用 . 23 4.5 物流领域的应用 . 24 4.6 食品安全的应用 . 24 4.7 图书管理的应用 . 25 4.8 档案管理的应用 . 26 4.9 制造行业的应用 . 26 4.10 门禁管理的应用 . 28 5 RFID 技术发展现状 . 29 5.1 标准制定 . 29 5.1.1 国内标准化情况 . 29 5.1.2 国际标准化情况 . 32 5.2 标签制造技术 . 44 5.2.1 芯片设计技术 . 44 5.2.2 芯片制造技术 . 48
3、5.2.3 天线制造技术 . 49 5.2.4 封装技术 . 52 5.3 新技术应用 . 56 5.3.1 基于无线网络的 RFID 定位技术 . 56 5.3.2 带传感器的 RFID 标签 . 56 5.3.3 xArray 读写器系统 . 57 5.3.4 可植入纸张用于智能钞票的技术. 57 5.4 测试技术 . 58 5.4.1 RFID 测试类别划分 . 58 5.4.2 RFID 测试技术特点 . 61 5.4.3 RFID 测试研究现状 . 63 6 目前 RFID 的发展难题 . 69 6.1 技术方面 . 69 6.2 市场方面 . 69 6.2.1 市场规模小 . 69
4、 6.2.2 综合成本高 . 69 6.2.3 安全隐患 . 70 6.2.4 用户信息化基础薄弱 . 70 6.2.5 市场竞争过度 . 70 6.3 人才方面 . 71 6.4 政策方面 . 71 6.5 标准方面 . 72 7 下一步工作建议 . 72 参考文献. 75 引引 言言 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迅猛,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 RFID 具有高速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因而在管理、生产、信息传输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 同时, 物联网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RFID技术的革新。因此,RFID 技术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
5、技术之一。 本白皮书旨在通过全面分析目前国内外 RFID 市场、技术、标准和应用,进一步分析 RFID 领域的新技术发展,指出 RFID 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此非常感谢扬科有限公司、北京鑫通运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恒翔智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本白皮书的编撰支持。 参参 编编 人人 员员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曹国顺 扬科有限公司:陈国培 北京鑫通运科信息技术
6、有限公司:陈英杰 江苏恒翔智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晓东 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王政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宋伟宁、刘成永 北京理工大学:胡伟东、渠莉杰 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丁立业 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王金哲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潘志宝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范丽芳1 概述概述 射频识别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类型的自动识别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无线电磁信号传输特性和空间耦合(包括电磁或电感耦合)原理,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过程。 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