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城市白皮书(2019年)(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物联网+智慧城市白皮书(2019年)(8页).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19年11月Contents摘 要1、新型智慧城市亟需物联网升级 1.1 物联网感知数据需采集城市各部件数据 1.2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需要物联网的连接能力 1.3 物联网数据与多数据源融合,构建数据中台 1.4 物联网应用统一至城市感知中心2、智慧城市物联网关键技术 2.1 全面覆盖,无处不在的物联感知网络 2.2 多网协同,感知网、NB-IOT网、5G网协同发展 2.3 技术先行,IPV6、网络切片、边缘技术服务行业应用 2.4 技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融通发展 2.5 安全防护,区块链构建物联网安全体系3、构建智慧城市物联网能力中台 3.1 接口统一,数据集中管理平台
2、统一数据源 3.2 数据统一,大数据能力中台管理全域数据 3.3 应用统一,中移超脑平台打造城市感知中心4、智慧城市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4.1 物联网推动城市治理全面高效 4.2 物联网提升公共服务感知 4.3 物联网提供生态宜居新应用 4.4 物联网促进产业经济低碳发展5、物联网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5.1 推进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 5.2 打造城市泛在物联网感知网络 5.3 ONENET平台提供全方位价值服务 5.4 建立新型智慧城市物联网数据服务体系 5.5 推动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合作1222333334566677889910111111121212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加之5G技术正
3、式商用,智慧城市建设迎来了新契机。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途径与手段,与智慧城市建设相辅相成。智慧城市物联网包括城市的传输网络、感知层的传感器、计算终端等基础设施,通过以上基础设施,城市感知中心对实时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给城市的管理者带来管理上和决策上的便捷。数字孪生城市技术通过物联网这一媒介,将物理城市映射到数字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中,可以实现自动、实时感知客观现实世界中物体与人的各种变化,而后通过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物联网可为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产业经济发展等各项活动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最终建立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4、。本文阐述了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基础架构、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发展动态,并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物联网智慧城市发展计划进行了展望。一、新型智慧城市亟需物联网升级摘 要物联网的感知终端所采集城市各部件的数据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基础,目前数据种类、数据范围、数据量尚不能满足需求,传统的感知数据采集仍停留在环保、气象、市政、水电气等有限的行业中,未能实现智慧城市各部件的数据采集。智慧城市的建设依托于物联网感知数据,数据为智慧城市的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在新型智慧城市中,需要各类物联网感知终端对城市各个系统以及环境、位置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人活动的相关内容数据
5、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层进行数据集成与信息计算;在服务层提供数据的存储、分析、计算等相关服务,来为实际应用提供决策支持与行动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各个城市系统的健康良性智能运转。智慧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已从最早的智慧城市1.0阶段进入以智慧化、精细化治理为重要特征的新型智慧城市阶段。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被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是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将服务普惠化、消除数字壁垒和信息孤岛作为重要目标,帮助城市居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更加便捷的服务,解决其居住、创业就业、医疗社保、城市交通、教育等诸多问题。新技术将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变革,新型智慧城市是基于5G网络、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6、核心能力所打造的城市神经网络和大脑系统,最终实现城市的全域感知、智能触达、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助力城市管理数据的协调共享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1.1 物联网感知数据需采集城市各部件数据1.2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需要物联网的连接能力数字孪生城市是在城市累积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在感知建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一条新兴技术路径,是城市智能化、运营可持续化的前沿先进模式,也是一个吸引高端智力资源共同参与,从局部应用到全局优化,持续迭代更新的城市级创新平台。利用数字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