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国内动力总成测试领先企业打造IMU第二增长曲线-220310(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依科技-国内动力总成测试领先企业打造IMU第二增长曲线-220310(18页).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评级评级:买入买入(首次首次)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4 40.800.80 元元 基本状况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 73 流通股本(百万股) 15.48 市价(元) 40.80 市值(百万元) 2,972 流通市值(百万元) 632 股价与行业股价与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收入(百万元) 296 302 321 505 804 增长率 yoy% 45% 2% 6% 57% 59% 净利润(百万元) 39 4
2、2 58 98 175 增长率 yoy% 347% 8% 38% 71% 78% 每股收益(元) 0.53 0.57 0.79 1.35 2.41 每股现金流量 -0.23 0.86 0.72 2.94 2.22 净资产收益率 23% 20% 19% 25% 30% P/E 76.7 71.0 51.5 30.2 17.0 PEG 17.5 14.0 9.9 7.7 5.4 P/B 296 302 321 505 804 备注:数据统计日期为 2022 年 3 月 10 日收盘价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深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深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公司
3、自成立以来持续自研发动机冷试设备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动力总成各细分测试领域。以此为根基,公司近年来推出面向下游客户新产品研发设计的测试服务业务,在动力总成、自动驾驶测试等领域皆有覆盖。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在公司测试设备业务收入占比由 2017 年的 4.27%提升至 2021H1 的 53.10%。与此同时,公司逐步加快实验室建设,检测服务的测试台架数量持续增加。 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 对标汽车产销回暖提振测试需求, 对标 AVL 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迈向综合型测试供应商: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实现 2140.8 万辆和 2148.2
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7.1%和6.5%。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由 2020 年的 5.8%提升至 2021 年的 14.8%。随着汽车产销回暖以及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动力总成测试领域需求将进一步打开。根据我们的测算, 2025 年我国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的市场空间有望达 44 亿元。近年来,华依科技等国内厂商凭借本土化、高效率的优势正逐步替代 AVL 等海外龙头,向领先的综合测试供应商迈进。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服务共振,打造服务共振,打造 IMU 第二增长曲线:第二增长曲线:测试设备领域,公司深耕冷试技术多年,客户覆盖上汽通用、广汽本田等合资品牌,上汽、一汽等自主厂商、蔚来等新势力
5、以及博格华纳等 Tier1。2021 年 10 月公司新获长城、比亚迪供 7500 万元测试设备订单。测试服务领域,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架已实现 18,000rpm 转速。随着下游客户车型推出节奏加快、销量稳步提升,将分别增加对公司检测服务及检测设备的需求。此外,依托工程测试经验、软件技术积累以及与客户在长期合作积累的对汽车数据的理解,公司已前瞻布局惯性导航系统核心部件 IMU 并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惯导系统。随着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将进一步吸引惯导技术人才,加快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公司测试设备及服务将随下游客户车型推出数量、销量的景气而保持持续增长,前瞻布局的 IMU 惯
6、导业务也将逐步贡献利润。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 3.21、5.05、8.04 亿元,同比增长 6.22%、57.43%、59.17%。实现归母净利润 0.58、0.98、1.75 亿元,同比增长 38%、71%、78%,对应 EPS 为 0.79、1.35、2.41 元。以 2022 年 3 月 10 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 29.72 亿元,对应2021-2023 年 PE 分别为 51.5X、30.2X、17.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客户需求下滑风险、IMU 业务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技术迭代升级节奏放缓、研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