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24年物联网创新发展太湖指数报告(1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24年物联网创新发展太湖指数报告(120页).pdf(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CONTENTS.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0210121212121313(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二)数据来源(三)指标测算方法数据无量纲化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城市发展指数计算(四)研究对象二物联网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0915191920202121232425(一)城市梯队分布(二)分梯队分析1.第一梯队:京沪深锡稳居前列2.第二梯队:杭渝宁穗各具特色3.第三梯队:中西部核心城市蓄势待发(三)专题一:“数”说物联之城1.杭州打造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2.深圳建设物联网产业高地3.上海加速推动万物互联4.无锡从“首航”到“领航”三物联网创新发展指数:总体情况142729293133353537(一
2、)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二)产业竞争力二级指标分析1.产业规模2.产业结构3.企业实力(三)专题二:优秀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区案例1.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2.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物联网小镇四产业竞争力指数064143434547505051(一)指数总体情况(二)二级指标分析1.新型人才队伍2.新型基础设施3.新型生产要素(三)专题三:智算未来国内算力中心的领先实践1.国家智算存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都智算中心)2.城市级算力与人工智能数字产业服务应用标杆五新质生产力指数4055575759626263656667(一)指数总体情况(二)二级指标分析1.科技创新投入2.科技
3、创新产出(三)专题四:物联网核心技术前沿趋势1.感知技术2.网络通信技术3.数据处理技术4.物联网操作系统5.数字孪生技术六科技创新力指数5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3707272757779818183848688(一)智联驱动力指数综合评价(二)二级指标分析1.新型工业化显著加速,城市争相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物联技术助力惠民生、暖民心3.生活智慧化场景持续拓展,智能网联汽车驶入“快车道”4.农业现代化乘时乘势,乡村振兴助推农业物联网应用热潮(三)专题五:数智转型探索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智能化应用的典范案例1.新型工业化基于 5G 技术的钢铁生产设备监测管理平台2.治理
4、智能化基于视频分析挖掘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3.生活智慧化无锡基于车路协同的 L2+辅助驾驶场景4.生活智慧化面向智慧生活的家庭、社区融合服务的物联平台5.农业现代化伏羲农场:构建智慧农业数据底座七智联驱动力指数69919393949799100102102105107109(一)指数总体情况(二)二级指标分析1.政府支持2.资本赋能3.平台服务4.交流合作5.品牌形象(三)专题六:国内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案例1.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2.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3.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4.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八生态协同力指数90九发展建议115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
5、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物联网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带动 了 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掀起了 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加快,物联网已经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和应用创新层出不穷,面向行业应用、社会治理、民生消费、与新产业融合等领域,诞生 了以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便利,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智能、低碳的方向转变,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起到重
6、要支撑作用。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02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012024 物联网创新发展太湖指数03从 1999 年我国启动物联网核心技术传感网技术的研究开始,随后 2009 年提出“感知中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物联网”,物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从培育期逐步进入了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期。当前,中国物联网发展逐渐成熟,产业链从闭环发展不断向开放化、规模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应用向各行各业不断渗透,在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攀升,从 2012 年2911.0 亿元增长至2023 年3.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演进,云计算、智慧中网、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