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leveraging-multi-cluster-architecture-for-resilient-and-elastic-hybrid-cloud-at-xiaohongshu-feng-xiong-mao-hongcai-ren-huawei.pdf

上传人: 山海 编号:627290 2025-04-21 16页 5.67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红书使用多集群架构来打造面向混合云的高可用弹性架构的经验。面对单集群约5000节点的规模上限和集群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问题,小红书引入了多集群架构,以提升资源分配效率和应对互联网超大规模应用的挑战。文章选型思考中强调了所选方案应具有良好的抽象与扩展机制、开箱即用的能力以及活跃的社区支持。 在架构设计上,小红书采用了业务层、多集群管控层和联邦层的分层结构。通过多集群apiserver实现统一API入口,并利用联邦control-plane进行跨集群资源管理。资源分发与迁移方面,通过ResourceDetector、BindingController和ExecutionController三个过程实现资源下发,采用spec自上而下、status自下而上的数据同步原则。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Kubernetes API兼容性建设,通过multicluster-apiserver和cluster-gateway实现对单集群资源的兼容。在多集群的弹性能力建设上,小红书实现了工作负载的指标信息推送和联邦侧HPA组件整合,以及副本伸缩的链路和调度策略。 在自动化运维方面,小红书采用KoK的部署模式和cluster-api声明式管理,以及内部插件机制部署karmada-agent。未来的规划与展望包括更全面的应用形态覆盖以及解决运维、管控问题,以提升资源效能。
"多集群如何提升资源效能?" "如何实现多集群下的弹性能力建设?" "多集群架构下,如何进行自动化运维?"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