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曾彬-从孤岛到流动:蚂蚁平台工程的架构演进与实践.pdf

上传人: 山海 编号:627160 2025-04-21 30页 5.03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描述了软件开发领域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研发模式到敏捷开发,再到云原生和DevOps运动,软件开发周期从数月或数年缩短到数周或数月。然而,开发者面临的认知负荷不断增加,包括全生命周期的软件开发、云原生技术的复杂性、微服务与高可用的挑战、变更风险与效率平衡、安全与质量保障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平台化、标准化的方法。平台作为开放式业务对齐层,标准化DEV、OPS结构团队能力资源流动,在业务流团队拉通对齐。同时,提倡API-First,X as a Service的服务提供方式,使平台团队成为批发商,将基础资源加工为内部开发者零售商品。 文章强调了降低开发者认知负荷的重要性,提出了组织拓扑价值、资源层、编排器、反馈路径等关键技术和参考实现。此外,还提到了蚂蚁技术平台的实践,如蚂蚁IAM统一访问控制、Kusion认知减负编排层、服务供给资源层等。 总结来说,文章主张通过系统化方案,构建开放协同基座,实现业务与技术的对齐,以降低开发者的认知负荷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如何降低开发者的认知负荷? 云原生技术如何影响软件开发? 如何构建高效的开发者自服务系统?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