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能源-新能源迎来快速发展储能元年开启增长-22030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洋能源-新能源迎来快速发展储能元年开启增长-220302(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 /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2 年 3 月 2 日 林洋能源 (601222) 新能源迎来快速发展 储能元年开启增长 报告原因:强调原有的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投资要点: 立足智能电表,光伏+储能拓展增长新空间。公司前身林洋电子成立于 1995 年,深耕电力行业多年,当前主营业务涵盖智能(智能电表) 、新能源(光伏运营和 EPC) 、储能(2021 年新增)三大板块。2020 年智能电表、光伏电站运营、光伏 EPC 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44%、24%、28%,毛利占总毛利的比例分别为 35%、50%、12%。 光伏自持:现有储备超 6GW,保障公司未
2、来三年光伏装机快速增长。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公司拥有在运光伏电站规模为 1.6GW,以补贴项目为主,盈利性较高,但由于补贴严重拖累现金流表现,公司过去几年自持光伏装机增速有所放缓。平价时代开启后,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项目,截止 2021 年 6 月公司在手储备项目规模达到 6GW,预计有望支撑公司未来三年建设规模超过 2GW(包括自持与 EPC) 。 光伏 EPC:与国企合作新模式保障高毛利率,新能源储备保障十四五稳定开发节奏。除了自持光伏电站外,公司还采用“开发+EPC+运维”的模式提供光伏电站集成服务。与传统 EPC 参与项目的招投标的方式承接电站建设工程模式不同,公司一般在项目开
3、发阶段公司就先和联合方确定电站项目的业务模式(自持或者 EPC) ,提前锁定收益。新模式EPC 的收益等于开发收益再加上传统 EPC 收益,收益率有明显的改善。忽略 2019 年的特殊情况,公司光伏 EPC 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 16%-18%之间,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与正泰电器类似。展望未来,公司凭借充足的项目储备,有望保障未来三年每年 1GW 的开发节奏(假设在储备项目中,公司自持和 EPC 各 50%) 储能: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充分受益。储能政策持续加码,其应用贯穿源网荷储全产业链,多种应用模式陆续涌现,预计电化学储能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015 年公司成立江苏林洋微网,正
4、式进军储能领域,陆续建设了一系列微网、储能示范项目。公司 2021 年将储能业务上升为公司的第三大业务板块,重点开拓“新能源发电+储能” 、 “共享储能”商业模式,致力于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目前公司已经布局完备储能产业链:上游与亿纬锂能合资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 10GWh;中游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平台;下游合作亿纬锂能,提供一体化储能系统集成服务。在全产业链布局、行业内共享储能快速增长趋势下,公司储能业务有望快速放量,截止 2021 年 12 月,公司储能项目已储备超 3GWh。 智能电表:国内稳居第一梯队,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国内智能电
5、表行业格局分散且稳定,公司稳居第一梯队,在国网历年招标中市占率基本保持在 3%-5%之间。国内电能表替换周期性明显,我们预计明后两年仍处于电表替换需求的上升周期,招标数量将明显提升。此外 2020 智能电表新国标发布,技术革新推动单个电表价值量的提升,2021 年智能电表的招标平均价格明显增长。双重行业趋势叠加下,公司电表业务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电表业务下滑和未来项目储备,我们下调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8、13.2、17.1 亿元( 下调前分别为 14.18、17.67、21.69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3%、33.7%和 29.8%,对
6、应的 PE 分别为 22、16、12 倍。我们分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浪潮下,公司立足智能电表,光伏+储能拓展增长新空间,多业务板块均有看点,业绩具备向上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降本不及预期;政策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数据: 2022 年 03 月 01 日 收盘价(元) 10.33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14.15/6.37 市净率 1.5 息率(分红/股价) - 流 通 A股 市 值 ( 百 万元) 21282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3488.84/13488.64 注: “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 2021 年 09 月 30 日 每股净资产(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