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行业深度: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相关材料有望受益-250330(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材料行业深度: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相关材料有望受益-250330(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相关材料有望受益相关材料有望受益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增持(维持)增持(维持)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相对收益-6 2-1 绝对收益-7 1 11 注: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 分析师:分析师:王攀 证书编号:证书编号:S0500520120001 TelTel:(8621)50293524 EmailEmail: 地址: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路88号中国人寿金融中心10楼 核心要点:核心要点:固态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固态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固态电池用固
2、体电解质取代液体电解质,包括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宽的工作区间,解决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痛点。当前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有望逐步实现量产。固态电池核心环节之一是材料技术,正极材料有望向高镍等固态电池核心环节之一是材料技术,正极材料有望向高镍等新型材料发新型材料发展,固态电解质作为核心环节,目前多技术路线并存且各具优劣,满足展,固态电解质作为核心环节,目前多技术路线并存且各具优劣,满足固态电池需求的性能全面均衡的固态电解质仍待开发固态电池需求的性能全面均衡的固态电解质仍待开发 固态电池的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矿
3、产资源、中游设备、材料及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等各个环节。其中固态电解质、电极材料和封装技术等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有多种可选技术路径,正极材料目前以过渡金属基氧化物(NMC、NCA)和磷酸铁锂(LFP)为主,随着性能技术的逐步提升,未来发展方向是向高镍、富锂锰基、磷酸锰铁锂等新型材料过渡。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以及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多种技术并存,各技术路线均有优缺点,目前兼具高离子导电、高稳定性及易加工性能的技术尚未明确,其中兼具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物电解质优势及综合性能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可能是未来具有潜力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全球出台政策促进固
4、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各国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不同,全球出台政策促进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各国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不同,全球产业链企业积极推动固态电池量产,半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全球产业链企业积极推动固态电池量产,半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未来五年将是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节点化,未来五年将是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节点 固态电池已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突破的方向,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都出台相关政策支撑固态电池开发,以加速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步伐。目前固态电池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中日韩美欧五国,各国发展固态电池产业的技术路线选择不同,国外大多企业选择的是全固态路线,我国动力电池厂家首先以半固态电池作为产品化技术路线,逐
5、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全球各大电池和汽车企业相继发布了固态电池产品量产时间,半固态电池已先于全固态电池装车量产,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而全固态电池有望在 2027年前后开始进行示范性装车应用,2030 年后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固态电固态电池应用池应用伴随着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将从特殊场景拓展至一般场伴随着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将从特殊场景拓展至一般场景,景,2023 年整体渗透率有望达到年整体渗透率有望达到 10%固态电池不仅能满足现有的新能有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对于电池性能提升的需求,而且符合新兴行业如无人机、eVTOL、穿戴设备场景对电池的需求。由于短期内材料成本依然较高,固态电池预计由有特殊性
6、或对高性能要求的应用场景逐步扩展到注重性价比但技术溢价包容度高的市场,最后拓展到成本敏感的工业和储能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2023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约为 1GWh,主要以半固态电池为主。根据 EV Tank 数据,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 614.1 吉瓦时,整体渗透率达到 10%。根据中商产业研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年 03 月月 30 日日 湘财证券研究所湘财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锂电材料锂电材料行业深度行业深度 2 敬请阅读末页之重要声明 究院估计,2023-2030 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将从 1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