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行业:变革下的机遇-250313(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态电池行业:变革下的机遇-250313(37页).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固态电池:变革下的机遇固态电池:变革下的机遇分析师:杨睿分析师:杨睿SAC NO:S1120520050003分析师:李唯嘉分析师:李唯嘉SAC NO:S1120520070008联系人:王涵联系人:王涵2025年年3月月13日日 161026摘要摘要为什么要发展固态电池技术为什么要发展固态电池技术?追求电池性能追求电池性能,固态电池优势显著固态电池优势显著。根据液态电解质的含量,电池可分为液态(电解液质量占比为10wt%-25wt%)、半固态(5wt%-10wt%)、准固态
2、(0-5wt%)和全固态(0wt%)四类,其中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统称为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具备诸多优势,包括更高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机械强度,更宽的温度适应性和材料选择性等,其中高安全+高容量为固态电池核心优势。固态电池发展到哪一阶段固态电池发展到哪一阶段?产业化进展:日本先行产业化进展:日本先行,中国引领中国引领,美韩加速美韩加速。日本研发固态电池多年,丰田等技术较为领先;在三星SDI、LG、SK等优质动力电池厂商的共同推进下,韩国固态电池技术得以发展;美国则依靠初创企业攻克固态电池技术。中国在锂电技术方面具备全球领先实力,为固态电池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产业
3、链各方不断发力的推进下,包括比亚迪、一汽等车企,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厂在内,以及电池新兴势力,都对于固态电池进行布局,我们预计产业化取得进展的时点集中在2027-2030年左右。发展路径:应用定位逐步清晰发展路径:应用定位逐步清晰,产业化落地加速中产业化落地加速中。高端车型上半固态已实现落地应用,为后续全固态奠定应用基础;高性能电池是eVTOL实现长距离飞行的重要部件,同时轻量化有助于降低能耗以及提升性能,固态电池有望解决eVTOL发展关键瓶颈。除高端乘用车以及eVTOL,固态电池在储能、商用车、机器人、特种动力、3C数码产品等领域均有应用的可能性,有望推动固态电池的规模扩大。根据GGII
4、预计,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达7GWh,2030年出货有望超过65GWh;到2035年,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扩大至超过300GWh。变与不变:材料体系革新升级变与不变:材料体系革新升级,设备存在增量环节设备存在增量环节材料端材料端,在传统液态电池技术的基础上,正负极材料中短期可以沿用前期技术,中长期可以朝向更好性能方向升级;固态电解质尤其是硫化物技术路线为纯增量环节;辅材包括导电剂、粘结剂等或因固态特性导致性能需求/用量提升。设备端设备端,固态特征有望带动干法电极的使用,相关设备成为纯增量环节。受益标的:受益标的:1)材料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天奈科技、厦钨新能、当升科技、容百
5、科技、三祥新材、东方锆业、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元力股份、上海洗霸、天赐材料、中科电气、翔丰华、璞泰来、金博股份等。2)设备端:纳科诺尔、曼恩斯特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政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产能释放、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业竞争加剧等。1 zXnZpPrOyQyRsPoQ6MbP8OoMrRoMtOkPmMpMjMnMrNbRrRzQxNoMqMuOnPvM01回溯:电动化浪潮持续深入,时代变革确立回溯:电动化浪潮持续深入,时代变革确立2 电动化趋势明确电动化趋势明确,渗透率持续提升渗透率持续提升。早期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成熟叠加产业链完善度偏低,导致成本较高,消费
6、者接受度有限。在国家出台的包括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等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成本明显下降,消费者购车意愿得到有效提振,销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优化升级带来安全性的提高、续航里程的增加、快充技术的普及等,同时规模的放大推动成本端性价比优势突显,新能源汽车增长从政策端引导转变为市场化驱动政策端引导转变为市场化驱动,从政策驱动向优质供给驱动转变从政策驱动向优质供给驱动转变,渗透率持续攀升。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渗透率同比明显提升至40%以上。回溯:电动化浪潮持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