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基金会:2022年广西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专题研究摘要(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基金会:2022年广西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专题研究摘要(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广西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专题研究摘要Research on Green Transition of GuangxisManufacturing Industry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质量认证中心2022.9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Sep.2022-本报告由能源基金会资助。报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政府观点。-This report is funded by Energy Foundation.The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report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2、represent the views ofany organization,institution or government.1本研究是“广西达峰行动方案关键性支撑的研究”项目下的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专题研究,通过采用新结构经济学方法剖析广西发展,以及对典型省份绿色发展路径的研究,提出对广西的启示及对策建议,旨在为广西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一、广西制造业绿色发展基础形势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近 10 年来,广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推动糖、铝、机械、冶金、有色等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粗放、低技术水平、高消耗转向高附加值
3、,迈向产业中高端。新能源汽车、装载机、内燃机、新能源材料、茧丝绸等一大批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引进华谊化工、中石化、华为、比亚迪、华友钴业、瑞声科技和深科技等一大批世界 500 强、全国 500强企业,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发展。2021 年广西规上工业总产值 2.23 万亿元,工业增加值 6074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工业工业增长增长趋缓,结构偏趋缓,结构偏“重重”。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处在工业化中期爬坡的广西,进入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发展时期,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020 年 GDP 增速回落到 3.7%,二产的比重从 2
4、010 年 40.3%降至 2020 年 32.1%,制造业增长趋缓,工业化进程比全国滞后十年左右时间。同时,广西产2业结构趋重,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占全区比重为62.7%,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上升至89.7%,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 5.2%,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仅 1.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绿色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绿色转型发展任务艰巨。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广西全社会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从 1978 年的781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2020 年的 1.18 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6.7%。“十二五”期间,广西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能耗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
5、但“十三五”后期,由于“两高”项目集中上马(百色煤电铝及防城港钢铁基地等项目),同时来水偏枯导致水力发电量下降,煤炭消费增速加快,预计未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十四五”广西同样面临“两高”项目持续增长,绿色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发展面临多重发展面临多重机遇机遇。RCEP、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为广西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带来多重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广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为广西加快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带来持续机遇。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为广西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带来重大机
6、遇。二、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方法的分析采用新结构经济学的方法,就广西经济发展与制造业3转型升级情况调研分析发现,广西经济发展与其要素禀赋结构不够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要素禀赋未充分利用要素禀赋未充分利用。广西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比全国高约 10 个百分点,说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相对充裕,对比华南地区临近省份,广西剩余劳动力较富裕。总体而言,广西人均物质资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资本回报率偏低。从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存量比率的对比看,广西在全国排位相对靠前,但从名义 GDP 与名义劳动力人力资本比率的对比情况,广西居靠后位置,人力资本产出同样偏低。经济结构不够均衡。经济结构不够均衡。以福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