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虚弱的联盟扩容与全球治理秩序(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院:虚弱的联盟扩容与全球治理秩序(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虚弱的联盟扩容与全球治理秩序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霸权国近来诉诸联盟扩容政策,增加联盟成员数量、丰富国家类型和扩大议题覆盖范围,试图将联盟政治从双边发展到诸边和小多边,强化联盟实力,进而实现对崛起国的“规锁”。霸权国的联盟扩容行为源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本质是联合所谓的志同道合国家,修复和重置既成全球治理体系,实现霸权护持的目标。从理论层面上看,联盟扩容的实现需满足联盟收益改善、联盟成本分摊、霸权国提供联盟补偿三个条件。然而,博弈论模型的推演表明,联盟扩容会导致后续加入国家预期收益降低、霸权国承担成本上升以及难以提供持续联盟补偿,因而联盟扩容的补偿资源和补偿机制愈发不足。霸权国的联
2、盟扩容行为是以霸权护持为目标的,并未考虑满足系统内国家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诉求,加之霸权实力下降将不断减少联盟成员的功能性收益,反而会对全球治理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霸权国;联盟扩容;成本分摊;议题联盟;全球治理 * 任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郑海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 一、一、研究准备研究准备 (一)(一)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联盟是国家间关系的普遍现象,是霸权国用以维系地位的重要工具。近年来,联盟政治中出现了新现象和新趋势。特别是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在联盟问题上表现出更为
3、明显的扩容倾向,将传统军事联盟扩展为广泛的围绕各类全球问题治理的议题联盟,同时逐步增加联盟对象数量。文中涉及联盟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联盟概念存在相同点的同时,也具有某些不同点。拜登在首次外交政策讲话中提出,美国需要修复联盟并再次与世界接触,应对当下和未来挑战。美国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必须通过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应对全球挑战,应对威胁的方式是更多的联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北约指出,必须和盟友与伙伴结成更广泛的联盟,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应对各类挑战的能力。美国亚洲事务主管坎贝尔(Kurt Campbell)认为,美国需要在联盟关系上创新,针对问题性质成立特殊联盟,并且需要扩大现有的联盟关系。在不同的国家和
4、地区,由于联盟对象、联盟历史、战略诉求等不同,美国的联盟手段路径有所差异,然而,扩容却是一个共同倾向,而扩容都是针对崛起国,进而实现霸权护持的目标。 在印太地区,美国长期以来把双边联盟组成的“轴辐体系”作为地区霸权的基础,这种双边联盟有助于美国强化对盟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控制。然而,随着地区局势的发展,美国正将双边联盟扩展为诸边和小多边体系。在双边联盟的基础上,美国不断扩大联盟关系,相继形成了美日澳、美日韩、美日印等多个三边机制。“印太战略”提出后,美国又着力推动美日澳印”四边机制”成型,该机制立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张宇燕老师的启发和支持,两位匿名评审专家也对文章的修订给予了悉心指导,
5、笔者在此向他们一并致谢。 本文的霸权国主要指美国,因为全球治理概念和事务的逐步成型,是在二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一套治理机制成型之后的事情,在这个时间段,全球系统内霸权国的指涉对象只有美国。 修复联盟主要指拜登政府试图回归联盟政治,尝试修复特朗普政府时期曾某种程度上由于美国单边霸凌、贸易战和多边层面上采取“退出外交”而导致的联盟关系受损的现象。因此,联盟修复与联盟扩容是两个概念,前者并非本文研究重点,只是后者常常是以前者为基础的。 Joseph R. Biden, Jr., “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 Foreign Affairs, Vol. 99, No.
6、2, 2020, p. 76. Kurt M. Campbell and Rush Doshi, “How America Can Shore Up Asian Order,” Foreign Affairs, January 12, 2021, https:/ 年 6 月 22 日。 3 足于美国与日印澳建立的双边和三边战略关系。2020 年以来,美日澳印在加强合作的同时还与越南、韩国和新西兰等国共同对话,被视为朝向“四边+”机制转型的重要一步。 在欧洲地区,美国也开始尝试扩容 G7 等诸边机制。2020 年,特朗普政府提出 G7 扩容,试图纳入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澳大利亚组成 G11。20